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存股2026推荐:ETF还是个股?怎么买卖?补充保费影响!

撰稿人:莫莉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4日

近日,台湾卫福部拟在2026年推动《健保法》修法,将薪资以外「单笔超过2万元」的利息、股利等收入课征2.11%补充保费,且扣缴上限提升至5000万元。消息一出,引发存股族强烈反弹,行政院随后紧急喊卡、宣布暂缓。那么,存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

存股

存股是什么?

存股(Dividend Investing)是一种结合“存钱”与“投资股票”的长期策略,核心理念是:

  • 持续买入稳定配息股票

  • 长期持有,赚取股利与股价成长

  • 像储蓄一样累积资产

对许多人而言,它是追求被动收入的重要工具,将股票视为“会生蛋的鸡”,股利就是“利息”。

1.谁适合存股?

  • 没时间盯盘、偏好稳健投资的人

  • 想建立长期稳健资产配置的人

  • 愿意等待资产复利成长的人

  • 能够花时间研究企业基本面并坚持纪律投资的人

2.与传统炒股的区别

维度 炒股 存股
目标 价差收益 持续现金流
周期 短期(日~月) 长期(年~十年)
成功指标 卖出价 > 买入价 每年股息覆盖生活支出
心态 低买高卖 高买更高卖,股息再投入

关键特点:

  • 时间维度≥5年

  • 标的多为行业龙头或大盘指数

  • 现金流再投入,形成复利循环

3.核心精神

  • 用时间平滑波动:长期持有,短期股价波动不影响整体收益

  • 用复利放大资产:股息再投入,长期累积资产

  • 现金流可预期:像“终身年金”,可支撑生活或再投资

4.意义

存股族不以短线价差为目标,市值增值只是“额外 bonus”:

  • 股价上涨:可部分获利,同时保留原始股数继续领息

  • 长期持有:让股息基数变大,未来股息金额持续提升

5.核心策略

  • 选择优质标的:行业龙头、稳定现金流、高股息

  • 坚持长期持有: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

  • 股息再投入:形成复利循环,让资产随时间累积增值

一句话总结:

存股 = 以股东身份长期持有高股息、低波动资产,用股息再投入+时间复利,把股票变成“债券化”的终身年金。


存股从哪里赚钱?三大核收益来源

它并不是单纯“等股价涨”,而是靠 现金股息 + 市值增值 + 股息再投资(复利) 三力驱动。

  • 股息:基础收益

  • 市值增值:附加奖励

  • 再投资:复利放大器

下面为投资人必懂的完整收益逻辑。

1.现金股息:基础收益

股息是公司将税后利润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回报,是存股族的主要现金流来源。

收益特性

  • 周期性发放:季配、年配等,有规律现金流,可用来生活或滚回投入。

  • 抗波动:只要公司赚钱、政策稳定,即便股价跌,股息仍照发,具下跌缓冲效果。


举例说明:以台塑为例,其每股配息8元,假设投资者持股10张(10000股),具体如下:

项目 数值 备注
持股数 10000 股 10 张 × 1,000 股/张
每股配息 8 元 2023 年实际配发
现金股息总额 80000 元 8 × 10000 股
平均买入价 80 元 近期均价估算
本金 800,000 元 80 × 10,000 股
现金股息率 10% 80,000 ÷ 800,000
定存对比 1.5–2% 银行一年定存利率
补充保费(新制) 1688 元/年 80000 × 2.11%
税后净现金流 78312 元/年 80000 – 1,688
净股息率 9.79% 78312 ÷ 800,000

▷股息是存股的“基础收益”,扣除健保补充保费、税后仍有稳定现金流。


2.市值增值:附加收益

当公司长期成长,股价自然向上,形成资本利得。

收益逻辑

股价长期趋势由净利润持续成长 决定:

  • 盈利上升 → 每股净值上升

  • 市场预期提高 → 估值上升

  • 形成 戴维斯双击

存股推荐:台积电股价(2013→2025)

举例说明:以台积电(2013→2025)为例,其数据具体如下:

  • 净利:1881 亿 → 4523 亿

  • 股价:115 元 → 1375 元

若2013持有1张(成本11.5万),那么:

  • 2025 市值约  万

  • 仅市值增值就赚  万

项目 数值 说明
2013 买入成本 11.5 万 1000 股 × 115 元
2025 市值 137.5 万 1000 股 × 1,375 元
市值增值 +126 万 137.5 – 11.5
12 年累计股息 ≈ 31.9 万 股息加总
总利益 ≈ 157.9 万 增值 + 股息
总报酬率 ≈ 1,373% 157.9 ÷ 11.5
年化复合股价涨幅 ≈ 23% (1375/115)^(1/12)−1

▷对长期存股而言,成长股的市值增值往往比股息本身更可观。


3.股息再投资:复利发动机

现金股息是“燃料”,再投资让燃料变“加速器”。

①复利逻辑

  • 股息买更多股票 → 更多股票产出更多股息 → 再买更多股票

  • 时间越长,复利效果越明显


举例说明:以中钢为例,假设(2008–2024)股息再投资初始1张(1000股),成本约25000元,那么:

  • 6年后持股变1730股(增加 73%)

  • 以2024均价28元估:市值 48.440 元

年化报酬相比单纯持有如下:

收益来源 再投资组 单纯持有组
资本增值 +3,000 元* +3,000 元
股利再投增值 +24,948 元 0 元
合计 +27,948 元 +3,000 元

→ 复利差距来自“股数增加”,长期坚持再投资可显著提升年化报酬率。


②实战操作

  • 使用券商的自动股息再投资(DRIP)

  • 优先买 高股息、稳健龙头

  • 市场下跌时坚持再投资 → 相同股息买到更多股数

  • 避免中断:复利最怕“暂停”


存股标的如何选择?有哪些帅选标准?

1.存股标的四大核心筛选指标

挑选长期高股息标的,需关注 持续性、收益性、分红与成长平衡、行业护城河 四大核心维度。

①连续5年以上配息不中断

核心解读:验证公司分红意愿与抗周期能力

判断方法 / 实例

  • 查看公司历年股息分配表,确认无中断

  • 注意配息金额波动:减少超 30% 要谨慎

  • 优先 10 年以上配息,如中华电 25 年、台塑 34 年

②近 5 年平均现金殖利率 ≥4%

核心解读:确保被动收入长期达标,高于银行定存

判断方法 / 实例

  • 现金殖利率 = 年度现金股息 ÷ 当年平均股价 × 100%

  • 避免短期高股息但股价暴跌的“虚高殖利率”

  • 示例:台积电 5年平均 4.2%,0056 ETF 平均 5.5%

③股息发放率 50%-80%

核心解读:平衡分红与公司再投资能力

判断方法 / 实例

  • 低于 50%:股东回报不足

  • 高于 80%:可能影响公司发展

  • 优质标的:股息发放率稳定,波动幅度 <15%,如中华电 60%-65%

④行业护城河深、政策风险低

核心解读:保障长期盈利能力

判断方法 / 实例

  • 优选:电信、公用事业、金融、半导体龙头

  • 避开高政策风险或强周期性行业,如新能源补贴依赖、房地产、航运

台股和美股存股推荐名单
代号 公司 / ETF 核心优势
2330 台积电 连续34年发放股利,近5 年平均殖利率1.96%
2412 中华电 连续28年配息,近5年平均殖利率3.71%
6505 台塑 连续35年配息,近5年平均殖利率4.25%
AAPL 苹果公司 稳定现金流、长期股息增长
BAC 美国银行 银行业龙头,股息稳健
KO 可口可乐 连续84年派息
ABT 雅培 连续84年派息

2.存股标的风险规避

①避开高波动标的(年化波动率 >20%)

  • 高波动意味着短期价格大幅涨跌,可能需要多年股息才能弥补亏损。

  • 方法:查询近 3 年年化波动率,优先选择 <15% 的标的(如中华电 10%、0056 ETF 12%)。

  • 避开小盘股、单一行业股(如新能源小盘股波动率 28%)。

②避开收益忽高忽低标的(景气差配息腰斩)

  • 景气好高分红,景气差配息大幅下滑,影响被动收入。

  • 方法:查看近 5 年股息波动率,优先 <20%;避开强周期性行业(航运、钢铁)。

  • 实例:台塑 5 年股息波动率 15%,即使行业下行期,股息仍稳定。


两大存股工具比较:ETF vs 个股哪个好?

存股工具主要分为高股息ETF与高股息个股,各有特点,适合不同投资人群。

1.高股息 ETF:风险最低、最适合新手

优点

  • 分散风险,规避个股黑天鹅

  • 管理费低(0.15%-0.3%)

  • 自动化股息再投资

操作要点

  • 每月定投

  • 开启自动股息再投资

  • 至少持有 5 年

适合对象:月薪族、懒人族、新手

风险:系统性风险无法避免,大盘下跌时 ETF 同样下跌

总结:想稳定累积、无需研究财报的人,ETF 是最优选择


2. 高股息个股:潜力大、但需研究能力

优点

  • 股息高 + 股价有上涨潜力

操作方法

  • 财报分析

  • 控仓 10%-15%

  • 每季追踪

适合对象

  • 有研究能力、能承受波动的投资人

风险

  • 公司暴雷、股息断掉

  • 耗费时间精力

总结:适合愿意研究财报、追求长期高收益的投资人。


ETF优势:为什么是存股优选?

①风险分散能力

工具类型 风险特征 分散效果
个股 高度集中,单一公司崩盘可亏本金大幅 ★★
主动基金 持仓多只个股,但行业集中或选股失误仍亏损 ★★★
指数 ETF 持仓 20-50+ 只个股,跨行业分散风险 ★★★★★

▷意义:时间换复利,分散风险保障长期持仓,不受单一企业影响。


②内扣成本低

投资标的 年化成本 20 年后 10 万元收益
个股 0.89% ≈34.7 万元
主动基金 1.50% ≈30.1 万元
指数 ETF 0.3%-0.4% ≈41.6 万元

▷意义:低成本 ETF 可最大化长期复利收益。

③高透明度与安全性

  • 个股:财报滞后,信息不对称,容易踩雷

  • 主动基金:持仓披露低,基金经理可能暗中调仓

  • 指数 ETF:每日披露持仓,规则公开,无破产风险(成分股退市会自动调整)

▷意义:ETF 高透明度让投资者安心长期持有,不必频繁盯盘。

ETF 存股选择:市值型 vs 高股息型
类型 核心目标 适合人群
市值型 资本利得 30 岁以下、资产扩张期、无现金流压力
高股息型 稳定现金流 40 岁以上、现金流需求、低风险偏好者

存股怎么买?三步建立长期被动收入

它不是盯短线涨跌,而是选择长期赚钱、愿意分钱的公司,靠股息和复利累积财富。核心三步:

  • 挑选优质公司

  • 在合理价格区间分批买入

  • 用时间换复利,不靠股价暴涨


1.挑“长期会赚钱、愿意分钱”的公司

存股标的本质是 “现金机器”,你要确认它能 长期赚钱、也愿意 把钱分给你。

①长期赚钱看三件事

指标 判断标准 说明
毛利率 / 净利率 连续 5 年维持产业前 30% 避免景气循环大波动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 经营现金流>净利 表示赚钱是真的,不是账面数字
护城河 市占≥20%、专利/品牌/规模优势 避免低技术门槛产业

▷示例:台积电、统一超、食品龙头 → 长期自由现金流稳、股利稳定

②愿意分钱看两项

指标 好的标准 留意事项
股息发放率 30%-70% 太高=影响再投资,太低=不重视股东
股息连增 连续 5 年以上 避免 “高股息陷阱”(股价跌造成的假高息)

⚠️排除:净利下降却硬发高股息的公司=危险


2.在合理价格区间分批买入

关键是:不追高、不满仓、分批布局。

如何判断合理价位?

工具 判断方法 示例
PE分位数 低于近5年 PE 50% 分位数 近5年PE区间 8–20倍,现12倍=合理
股息率反向验证 当前>近 5 年平均 10% 以上 过去 4%,现在 4.5%=可能被低估

②分批买入策略(金字塔法)

  • 首买 30%-40% 资金(在合理价格区间)

  • 跌 10%-15% 补 20%-30%(基本面不变前提下)

  • 单股持仓上限:20%

目的:拉平成本+降低错误一次买满的风险。

3.用时间换复利,不靠股价暴涨

存股获利来自股息再投资,不是价格波动。

复利威力(股息率 4%,再投资)

  • 10 万 → 20 年后 ≈ 21.9 万

  • 10 万 → 30 年后 ≈ 38 万

关键:坚持越久,复利力道越大。


新手如何存股?三阶段路径(最实用)

存股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让新手稳健累积资产,同时感受复利威力。

1.第一阶段(1–2 年)——从高股息 ETF 开始

目标:低风险试错 + 感受复利

操作策略

  • 选 1–2 支主流高股息 ETF(如 0056 台湾 50 高股息、00878 富邦高息 ETF)

  • 每月定投 3,000–5,000 元

  • 开启股息自动再投资

核心理念

  • ETF 分散风险、低成本,适合新手练习定投

  • 先养成长期持有与复利思维


2.第二阶段(2–3 年)——练习个股配置

目标:提高收益上限 + 降低分析难度

操作策略

  • ETF 盈利稳定(年化 ≥4%)后,可拿出 20%-30% 资金配置个股

  • 挑选 3–5 支个股,从 ETF 成分股的龙头开始(如台积电、统一超、食品龙头)

  • 每季度检查财报与股息政策

核心理念

  • 个股可提升组合收益

  • 仍以稳健标的为主,避免高波动或不稳定股息


3.第三阶段(3 年以上)——打造稳定组合

目标:现金流稳定 + 资产增值

组合策略

  • ETF:60%-70%(稳定现金流)

  • 个股:30%-40%(增长潜力)

  • 每年做一次年度体检:核查基本面 + 调整仓位

核心理念

  • 以 ETF 为基础,保证现金流

  • 个股提供额外增值潜力

  • 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复利效果

存股不是追短期股价,而是靠股息 + 市值增值 + 股息再投资。按阶段循序渐进,让资金稳定增值。


2025 年「存股」Checklist

  • 了解“股息 ≠ 赠礼”,而是“把本金还一部分给我”

  • 接受高股息长期可能落后大盘 1.5–2 个百分点

  • 具备“股息再投入”纪律,不会提前花掉

  • 高股息持仓 ≤ 股票部位 40%,其余给市值型 ETF

  • 每年检视“现金殖利率、配息覆盖率、指数规则变更”

打勾 5 项,才算真正“会存股”,而非“被存”


存股何时要卖?(明确退出机制)

它的核心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但并非 永不卖出。当标的出现以下情况,应果断卖出,避免收益受损或错失更好机会。

1.三大核心卖出场景

①基本面质变

核心逻辑:标的长期赚钱能力下降,继续持有可能导致股息缩水 + 本金亏损

判断标准 / 操作要点

  • 连续两季营收年减 >15% 且股息发放率 >100% → 透支式分红 + 营收下滑 = 危险信号

  • 毛利率连续 3 年下跌累计 >10% → 核心盈利能力下降

  • 股息发放率连续 2 年 <20% → 盈利但不愿分钱

  • 产业竞争长期衰退 → 颠覆性技术或政策导致长期竞争力丧失

②更好机会成本

核心逻辑:同风险等级下,可换收益更高标的,提升组合效率

判断标准 / 操作要点

  • 找到同风险、殖利率高 2% 以上的新标的

  • 操作策略:分批卖出原标的(避免一次性卖出踏空),同步买入新标的,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③资金需求

核心逻辑:退休或大额支出需理性兑现部分资产

判断标准 / 操作要点

  • 分批卖出(反向成本平均法):总卖出金额分 3 批,每批间隔 1-3 个月

  • 避免一次性卖出导致资金缩水

  • 特殊场景:保留核心股息仓位,仅卖出市值增值部分,保证被动收入不受影响


2.卖出的“三大禁忌”

①忌因短期股价下跌而卖

  • 股价单月下跌 <20%,未出现基本面质变,不宜卖出

②忌因短期股息减少而卖

  • 研发或扩产导致当年股息小幅下降(<10%),长期潜力仍在

③忌因别人卖而卖

  • 跟风抛售易陷入追涨杀跌误区,破坏长期计划

存股退出机制总结:“三看三不看”原则
看什么(触发卖出) 不看什么(避免盲目卖出)
基本面质变(营收、毛利率、发放率) 短期股价波动(单月涨跌 <20%)
机会成本(同风险 + 高 2% 殖利率) 短期股息小幅变化(年减 <10%)
刚性资金需求(退休、大额支出) 市场情绪 / 他人决策(跟风抛售)

核心理念:

存股卖出是为了更好地持有:

  • 卖出恶化标的,避免损失扩大

  • 卖出低效标的,换入更优资产

  • 卖出满足资金需求,理性兑现收益

始终记住:存股核心是抱住好公司,而非抱住所有公司,该卖则卖,才能稳健实现长期目标


存股族为何对新政反应激烈?

新政核心:股利、利息、租金年收入超 NT$20000,统一按 2.11% 课征补充保费(年度结算)。

对长期靠股息创造现金流的存股族而言,这项政策等于是直接削减他们的“生活现金流”,因此反应特别强烈。原因如下:


1.现金流受损:领多少、被扣多少

  • 2.11% 的补充保费 = 直接从现金流口袋里拿钱

  • 月配 ETF、年年稳定领股息的族群受影响最大

  • 举例:每月领 10,000 元股息 → 新制扣 211 元/每月

2.政策针对性强:月配族、中高息ETF全被打到

  • 旧制:单笔不超过 2 万可避免补充保费 → 可拆单

  • 新制:年度累计超过门槛就全额课征 → 拆单技巧失效

  • 月配、ETF、家庭拆单都无法规避

3.心态落差:长期投资反被“惩罚”

  • 存股族是“长期持有者”,非投机者。

  • 过去政府一直鼓励“长期投资、稳定退休金”,但这次政策让投资人觉得:

  • “越认真长期投资的人,被扣得越多。”

因此反弹极大。

项目 旧制规则 新制规则 (2027 起) 关键提醒
课征门槛 单笔 ≥ NT$20,000 年度累计 ≥ 6 万 拆单/拆季策略失效
适用税率 2.11% 2.11% 可抵综合所得税,但现金流减少
年度扣缴上限 NT$1,000 万 同上 一般人基本不会用到
合法避税方式 拆单、拆季、分户 全部失效

举例说明:假设台积电季配 2.5 万,那么:

  • 新制全年扣 1688 元

  • 旧制可拆单避免部分扣款 → 新制全额扣


常见 FAQ

Q1:现在大盘 1 万 8 千点,还适合存股吗?

A: 其收益取决于“买入价 vs 未来现金流”,而非指数绝对点位。用 DCF(折现现金流)找安全边际,比盲目猜高低点有效。

Q2:高股息 ETF 与普通 ETF 差别?

A:

  • 高股息 ETF:选股以“现金殖利率”权重为核心 → 提供稳定现金流,但潜在市值增值有限,适合现金流需求型投资者。

  • 普通 ETF:市值加权 → 重视资本增值,现金流低。

Q3:存股要存多久才开始复利?

A: 台股1997–2023统计显示,任意滚动10年年化报酬 ≥7%概率达86%。建议以 10 年为基本单位。

Q4:会不会买到高点?

A: 定期定额天然平滑价格波动。实证显示,即使在2007年高点开始,每月定投,持有满7年仍可实现正报酬。

Q5:需要看财报吗?

A: ETF 追踪指数,成分股调整由交易所公布,无需研究个股财报,适合“懒人”。

Q6:存股要存多少张才够?

A: 公式:月支出 ÷ 每张月配息

  • 例:月支出 3 万,00878 每张月配约 120 元 → 需 250 张(约 450 万)可覆盖。

Q7: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晚?

A: 市场长期向上,“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但需准备:紧急预备金 ≥6个月,无高息负债。

Q8:可以只存一张 ETF 吗?

A: 可以。ETF 已内建 50–200 档成分股,“单档即可分散”。小资金可先集中火力,方便加码。


总结

存股是一种以股息为核心、用时间与复利积累资产的长期投资方式:

  • 标的选择 × 配息频率 × 税务效率 × 再投资纪律 四个维度优化

  • 了解政策、保持弹性 → 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

  • 投资第一目标:税后最大化,剩下交给复利和时间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