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对投资者而言,股利是一项值得关注的现金流工具。透过了解其发放机制、计算方式、税务规则与策略运用,可以在波动的市场中打造一条稳定收益的现金流管道。长期持有优质股、合理规划资金配置,才能在投资旅程中实现财富稳健成长。
股利(Dividend)是公司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现金或股票的形式,分配给股东的投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赚钱后,将一部分利润回馈给股东。
通常分为两种形式:
1、现金股利(配息)
它就是我们常说的“配息”,是公司将盈利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放给股东。
①举例:假设投资者持有1张台积电的股票,每股价格为100元,总价值为10万元。公司宣布每股配息元:
持有的1张股票(1000股)可获得:6元 × 1000股 = 6000元现金。
除息后,股票价格会调整为:100元 - 6元 = 94元。
总资产不变:股票价值94000元 + 现金6000元 = 100000元。
②特点:
优点:股东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收益,适合需要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
缺点:公司发放现金后,股价会相应下调(除息),股东的总资产并未增加。
2、股票股利(配股)
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配股”,是公司将盈利以增发股票的形式发放给股东。
①举例:假设投资者持有1张台积电的股票,每股价格为100元,总价值为10万元。公司宣布每股配发5元股票分红:
每股5元股票分红,代表每1000股(1张)可获得500股(0.5张)股票。
除权后,持有的股票数量变为:1000股 + 500股 = 1500股。
股票价格会调整为:100元 × 1000股 ÷ 1500股 ≈ 66.7元。
总资产不变:1500股 × 66.7元 ≈ 100000元。
②特点:
优点:公司保留现金用于再投资,股东持股数量增加,未来可能获得更多收益。
缺点:股本膨胀,每股价值被稀释,股价会相应下调(除权)。
项目 | 配息 | 配股 |
分配方式 | 现金入帐 | 增发股票 |
投资人收穫 | 实质现金 | 持股增加 |
股价变化 | 除息,股价下修 | 除权,股价稀释 |
优点 | 稳定现金流 | 未稀释公司现金 |
缺点 | 公司资金减少 | 股价被稀释,未立即变现 |
1.现金股利计算
配息是以「每股」为单位发放,计算方式如下:
配息总额 = 每股现金股利 × 持有股数
举例:假设投资某股票,其配息如下:
项目 | 数量 |
每股配息 | 0.5元 |
持有股票数量 | 1张股票(1000股) |
可领取金额 | 0.5 × 1000=500元 |
2. 股票股利计算
配股也是以「每股」为单位,但需要换算成实际股数。
配股股数 =(每股股票股利 ÷ 股票面额)× 持有股数
股票面额通常为10元(台湾)
举例:假设某只股票,此次每股配股0.5元,其计算如下:
项目 | 数量 | 计算公式 | 结果 |
每股配息 | 0.5元 | - | 0.5元 |
持有股票数量 | 1张 | 1张=1000股 | 1000股 |
可领取股数 | - | (0.5 ÷ 10) × 1000 | 50股 |
股票单价 | 10元 | - | 10元 |
实际金额 | - | 10 × 50 | 500元 |
投资人常误以为「配得多就是好」,其实应看收益率(Dividend Yield),也就是投资报酬率。
殖利率 =(每股股利 ÷ 股票价格)× 100%
举例比较:假设有两只股票,A股和B股,其具体情况如下:
股票 | 配息 | 股价 | 殖利率 |
A股 | 10元 | 100元 | 10% |
B股 | 12元 | 200元 | 6% |
虽然B股配息较高,但A股殖利率更高,代表投资回报率更好。
举例说明:以鸿海公司为例,假设其每股配息为0.7元,每股配股为0.5元,股价为16.55元,计算如下:
项目 | 数值(元) |
配息 | 0.7 |
配股 | 0.5 |
股价 | 16.55 |
平均收益率 | (0.7 + 0.5)÷ 16.55 × 100% ≈ 7.25% |
这代表投资人每投入100元,可获得约7.25元的回报。
要参与分红分配,必须注意以下两个关键日期:
1. 除权息交易日
公司在这一天将股票利得从股价中扣除。
投资人必须在「除权息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买进并持有股票,才能参与配股配息。
2. 发放日
配息发放日:公司将现金汇入投资人账户。
配股上市日:公司将股票拨入投资人集保账户。
股票利益所得需计入个人综合所得,依法申报。在台湾,可选择:
1.合并计税
一般小资族适用并入综所税申报,额外有股票利益8.5%的抵减税额可以适用(每一申报户上限8万元)。
2.分离计税
分离课税课税级距40%以上的高所得者,采股票利益分离课税单一税率28%(退税金额无上限)可能较有利。
计税方式 | 适用对象 | 计税方式说明 | 税率或税额计算方式 |
合并计税 | 低收入者 | 将股票分红与其他所得合并计算 | 按综合所得税率级距计算(5%~40%) |
分离计税 | 高收入者 | 股票分红所得单独计算,不并入综合所得 | 固定税率28%,单独缴纳 |
举例说明:假设某投资者年收入为60万元,股票分红所得为10万元,无其他收入与扣除额。分别选择合并计税和分离计税(股票利得单独28%税率计税),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 | 合并计税(方案一) | 分离计税(方案二) |
综合所得总额 | 700000 元 | 600000 元(仅薪资) |
股票分红所得 | 并入综合所得 | 单独计税 |
扣除额合计 | 296000 元 | 216000 元(无分红特别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 | 404000 元 | 384000 元 |
股利应缴税金 | 并入综合所得 | 28000 元 |
综合所得适用税率 | 5% | 5% |
综合所得应缴税金 | 20,200 元 | 19200 元 |
总应缴税金 | 20200 元 | 47200 元 |
结论:在此案例中,对于低收入者,合并计税(方案一) 的总税负较低(20200 元)
有在投资的人应该都知道,如果股票的配息超过一定金额,就需要缴交 二代健保补充保费。
在台湾,自2013年起实施「二代健保」,将保费分为:
一般保费:由雇主、员工共同负担,按月薪资计算。
补充保费:针对特定收入(如高额奖金、分红、租金、利息等)额外收取。
其中,股利所得就是补充保费的课征项目之一。
项目 | 内容 |
课征对象 | 单次领取的配息收益 + 配股收益合计金额 |
起征门槛 | 单笔超过 新台币 2 万元 |
费率 | 2.11%(以配息金额计算) |
上限 | 若单次股票分红超过1000万元,则以1000万元为上限计算保费 |
例①:假设投资者单次领取分红30000元,具体如下:
项目 | 金额(元) |
单次领取分红 | 30000 |
应扣缴补充保费 | 30.000 × 2.11% = 633 元 |
实际入账金额 | 30000 - 633 = 29.367 元 |
例②:假设单次领取股票利得1200 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 | 金额(元) |
单次领取股票利得 | 1200万 |
计算上限金额 | 1000万 |
应扣缴补充保费 | 10000000 × 2.11% = 21万元 |
实际入账金额 | 1179万 |
注意事项
「单次」定义:同一家公司、同一天发放的股票利益视为一次。
配股也要计入:配股收益以「面额10元×股数」计算。
由公司代为扣缴:投资者不需自行申报,发放时会直接扣除。
无法退税:补充保费一旦扣缴,即使年度综合所得税结算时可退税,这部分保费也不会退回。
✅ 小提醒:若经常领取高额股票分红,建议分散持股或选择不同发放日的公司,避免单次超过2万元门槛。
也可考虑ETF配息,部分ETF会采「季配息」或「月配息」,有助于降低单次配息金额。
它是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不应仅仅看配息的金额。投资者应:
计算股票利得收益率,评估实际回报;
注意除权息日期,避免错过参与资格;
了解股票利得的税务影响,特别是补充保费和所得税;
长期持有优质公司股票,享受稳定的股票利得回报。
股利是衡量公司财务健康和股东回报的关键指标,透过了解它的计算、参与流程与税务规定,你可以更有效地规划投资策略,实现稳定现金流与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