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NTT是日本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電信與資訊服務集團之一。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日本電報電話公社”,1985年實施民營化後改組為股份公司,並在東京、紐約兩地上市。
其業務涵蓋固定電話、行動通訊、資料中心、雲端運算、系統整合與研發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NTT DOCOMO、NTT Data、NTT Communications等核心子公司。
集團以「控股公司—營運公司」模式運作:母公司NTT Inc 主要負責資本與策略統籌,實際業務由多家子公司承擔。

NTT(東京交易所代號:9432)的股價2025年穩定在150日圓附近,52週價格區間為135.2-167.2日圓,處於歷史波動區間的中位數偏低區域。
相較於2024年初創下的階段高點192.9日圓,目前股價回檔幅度超過20%,但比去年低點135日圓高出10%左右。
把NTT過去十年的本益比拉成一條曲線,目前不到12倍,明顯低於14倍的歷史中樞;再看市淨率,只有1.4倍,遠低於日本大型電信平均的2倍以上。機構給的平均目標價約180日圓,距離現價還有近20%的「修復空間」。
再加上公司每年固定股利60日圓,以150日圓股價算,股利率約4%,在日本零利率環境算是「躺賺」型現金牛。
| 指標 | 目前值 | 近十年平均 | 備註 |
| 股價 | 151日圓 | 165日圓 | 低於中樞約8% |
| 本益比 | 11.9 | 14.1 | 便宜近15% |
| 市淨率 | 1.4 | 2.0 | 折扣30% |
| 股息率 | 4.00% | 3.50% | 高於平均值0.5個百分點 |
| 目標價 | 180日圓 | — | 隱含漲幅約19% |
NTT的「現金牛」是光纖和行動通訊。全日本一半以上的寬頻和四成行動用戶握在它手裡,每月穩定收租。
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營收接近6.8兆日圓,再創紀錄;淨利近6000億日圓,年增7%,利潤增速比營收快。
更關鍵的是自由現金流常年維持在1.1兆日圓,而年度分紅只需4000億日圓,剩下的錢還能還債、回購,財務底氣足。
不過市場最怕“天花板”,NTT也明白靠打電話、賣流量長不了個兒,於是把未來押在兩條新賽道:
①全光網IOWN
以“光訊號”取代傳統“電交換”,頻寬翻十倍,耗電降七成。幹線試驗已完成,2027年商用。一旦鋪開,自動駕駛、遠端手術、元宇宙這些對時延吹毛求疵的場景都得先交「買路錢」。
②雲+AI本土王
日本政府要求2027年八成行政系統上雲,NTT與AWS、微軟做混合雲,本土份額第一;自研日語大模型“Tsuzumi”參數雖小,卻更省電費,已在醫院、券商落地,預計三年後AI相關收入沖2000億日圓。
舊業務輸血、新業務加速,一穩一攻,讓NTT擺脫了「公用事業」的標籤,也為估值提升留出了想像空間。
NTT再穩,也繞不開三隻「灰天鵝」:利率、價格戰、技術落空。
利率突然上行:日本若退出負利率,公司萬億日圓負債的利息支出會膨脹,淨利可能短少5%左右。
行動價格戰:政府力推低價套餐,競爭對手拼命補貼,NTT的行動用戶月租已連降六個季度,老現金流或被啃掉一塊。
新技術慢半拍:IOWN和AI故事好聽,但商用節點一旦延後,市場會立刻下調獲利預測,股價可能重回箱體底部。
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別一把梭哈,用「底倉+階梯」比較穩。 150日圓以下可以先建個底,拿著4%股息不虧;要是哪天因為利率恐慌跌到140日圓,就再補一點,把成本攤低;如果後面IOWN訂單真爆出來,股價突破160日圓,就順勢加一點,讓利潤跟著跑。
目標可以分成兩段看:保守先看180日圓,樂觀一點衝200日圓,總回報差不多能摸到30%。
NTT股票現在的價格談不上“撿漏”,但絕對算“公道”。舊業務像債券,每年4%利息先落袋;新業務像看漲期權,一旦IOWN或AI爆發,估值就能從12倍拉回14倍以上,再賺價差。
對既想防守、又想蹭一點日本數位化紅利的投資者,150日圓附近的NTT值得放進組合底倉,用時間換空間,靜等光網絡點亮下一波行情。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