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銅礦供應鏈吃緊!台股銅概念股受惠上漲

2025年09月25日

全球銅市近日再添變數!位於印尼、全球第二大銅礦Grasberg遭遇不可抗力,導致生產受阻。該礦產量約佔全球供應量的3%,這次意外讓原本就因人工智慧(AI)與基礎建設需求旺盛而吃緊的供應鏈雪上加霜。


市場擔憂供給短缺將進一步推升國際銅價,此一預期心理迅速反映在股市上,台灣股市中的銅概念股全面噴發。


供給危機推升銅價,銅概念股成市場焦點

銅價近期走勢

(一)供需失衡成股價催化劑

銅價概念股近期強勢上漲,主要動能來自於「需求強勁」與「供給緊縮」的雙重利多。在需求面,美國正積極建造高速運算中心以因應AI浪潮,龐大的基礎建設帶來電力需求激增,進而拉動電線電纜等用銅需求。


印尼Grasberg礦場的事故無異於火上加油。全球銅礦供應本就緊張,此突發事件加劇了市場對原料短缺的憂慮。


需求增加而供給減少時,商品價格必然上漲。因此,市場普遍預期國際銅價將持續走強。


(二)股價如何反應?

這種預期直接轉化為股市的買盤動能。


銅價上漲將提升銅生產與加工企業的庫存價值及未來產品售價,進而可望推升其營收與獲利。因此,資金大舉湧入相關個股,尋求在銅價上漲週期中獲利。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今(25)日台股盤中的亮眼表現:第一銅(2009)、華榮(1608)、華新(1605) 盤中股價均飆漲逾9%,亮燈漲停鎖死至收盤。


買盤需求極為旺盛,這三檔個股分別有超過1萬張、1.3萬張以及驚人的6.5萬張買單排隊等待購入,市場信心強勁。


台股銅概念股投資梳理!

銅價近期技術走勢

台股市場擁有完整且成熟的銅產業鏈,從上游冶煉到下游應用,多家公司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


台股銅概念股投資一覽
環節 代表公司 業務核心 與銅的關係
上游冶煉 第一銅(2009)、金益鼎(8390) 電解銅、銅條、銅板,廢銅回收再製 營收近100%來自銅材,對銅價敏感度最高
中游加工 華新(1605)、華榮(1608);南亞(1303)、金居(8358) 電線電纜、銅桿;PCB銅箔、CCL 原料成本中銅佔比高達40–80%,產品議價能力是關鍵
下游應用 大亞(1609)、士電(1503);順德(2351)、胡連(6279) 電力傳輸、變壓器;連接器端子 受益於終端需求成長,但成本轉嫁有時間差
  • 第一銅(2009):作為純粹的上游冶煉廠,其產品價格與國際銅價連動性最強。銅價任何的上揚都能幾乎直接反映在其營收和毛利率上,是銅價上漲週期中最直接的受惠標的。

  • 華榮(1608):身為線纜大廠,身處中游環節。除了受惠於銅價上漲所帶來的庫存利益外,更核心的驅動力來自於AI數據中心和電網建設所帶來的「量」的需求增長,享受「價量齊揚」的雙重利好。

  • 華新(1605):集團橫跨上游煉鋼與中游線纜,近年來更積極佈置新能源領域。其龐大的營收規模與垂直整合能力,使其能在供應鏈中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與成本控制力,穩健因應市場波動。


投資人可持續關注電力與輸送相關產業的需求動向。在AI與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銅的需求長期看好,而近期的供給危機則強化了短中線的漲價題材。


相關概念股的後市表現仍具觀察價值,但投資人也需留意國際銅價的實際走勢與個股漲多後的回檔風險。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