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定期定額(也稱定期定額投資計劃,簡稱定投)是一種系統化的投資方式,投資者在固定時間間隔(如每月或每季度)按固定金額投入資金,購買特定的投資標的(如基金、股票或ETF)。此策略的核心概念是透過「分批投入」來降低市場波動的風險,並平攤投資成本。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者每月15日,定投金額1,000元。假設基金淨值每月變動(假設)如下:
月 | 基金淨值 | 定投金額 | 購買份額 | 累計份額 | 累計成本 | 當前總價值 |
1月 | 1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2月 | 0.9 | 1000 | 1111.11 | 2111.11 | 2000 | 1900 |
3月 | 1.1 | 1000 | 909.09 | 3020.2 | 3000 | 3322.22 |
4月 | 1.2 | 1000 | 833.33 | 3853.53 | 4000 | 4624.24 |
5月 | 1.05 | 1000 | 952.38 | 4805.91 | 5000 | 5046.21 |
6月 | 1.15 | 1000 | 869.57 | 5675.48 | 6000 | 6526.8 |
說明:這種投資方式適合長期投資者,尤其是那些希望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的人。
在市場波動中,定期定額投資者可以在低點買入更多份額,在高點買入較少份額,從而降低整體的平均成本。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每月投入1,000元購買某基金,基金的單位淨值如下表所示:
月 | 單位淨值(元) | 投資金額(元) | 購買份額(份) |
1月 | 1 | 1000 | 1000 |
2月 | 0.8 | 1000 | 1250 |
3月 | 1.2 | 1000 | 833.33 |
4月 | 1.1 | 1000 | 909.09 |
5月 | 1.3 | 1000 | 769.23 |
說明:
五個月後,投資人以5,000元購買了4,761.65份基金,平均成本為1.05元,低於任何單次購買的成本。
透過“平均成本法”,定期定額投資能夠有效降低市場波動的影響,平滑成本波動,提升投資效率。
定投可以選擇基金、股票或ETF等多種產品。
尤其是指數基金,其低費用、分散風險的特性非常適合長期投資。
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設定每月或每季的投資金額。
通常建議將收入的10%-20%用於定投。
為了確保投資計畫順利執行,建議在銀行或投資平台設定自動扣款功能。
避免因忘記投資而中斷計劃。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者A月薪8,000元,每月投資1,000元於某知名基金公司的指數基金,年化報酬率為6%。那麼,十年後A的總資產情形如下:
年份 | 基金淨值 | 定投金額 | 購買份額 | 累計份額 | 累計成本 | 當前總價值 |
1 | 1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2 | 1.06 | 1000 | 943.4 | 1943.4 | 2000 | 2060 |
3 | 1.12 | 1000 | 892.86 | 2836.26 | 3000 | 3170 |
4 | 1.18 | 1000 | 847.46 | 3683.72 | 4000 | 4350 |
5 | 0.8 | 1000 | 1250 | 4933.72 | 5000 | 3947 |
6 | 1 | 1000 | 1000 | 5933.72 | 6000 | 5934 |
7 | 1.06 | 1000 | 943.4 | 6877.12 | 7000 | 7300 |
8 | 1.12 | 1000 | 892.86 | 7769.98 | 8000 | 8700 |
9 | 1.18 | 1000 | 847.46 | 8617.44 | 9000 | 10160 |
10 | 1.24 | 1000 | 806.45 | 9423.89 | 10000 | 11690 |
說明:
在這個案例中,投資者A每月固定扣款1,000元,十年後總資產達163,879元。
即使第五年市場低點時基金淨值跌至0.8元,A仍堅持投資,市場回升後,最終總資產仍可實現穩健成長。
定投透過分批投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確保資產長期成長。
定投手續費是投資交易中不可忽視的成本,以下是台股和美股定期定額手續費的計算方法:
在台股定期定額投資中,買入和賣出時都會收取手續費。其計算公式如下:
手續費= 交易金額× 0.1425% × 券商折扣
券商折扣因不同券商而異,投資者可依實際情況諮詢相關券商。有些券商也提供定投買進手續費1元優惠。
美股定期定額投資的手續費取決於所選的投資管道,主要分為兩種方式:
國內券商複委託:買進時手續費為0.2%-0.3%,賣出時為0.2%-0.5%。
海外券商:每次下單的手續費為0%-0.1%,但通常會另外收取出入金費用。
整體而言,若選擇定期定額投資美股,使用海外券商會較為適合。
定投透過定期投入固定金額,平攤成本,減少因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透過在不同時間點以固定金額買入,投資者可以在市場高點買入較少份額,在市場低點買入更多份額,從而平均成本,降低單一買入時點的風險。
舉例說明:假設每月投入1000元,共4個月,共4000元。一次性投資與定投的比較如下:
月 | 基金淨值(元) | 定期定額買入份額(份) | 一次性投入買入份額(份) |
1 | 1 | 1 000 | 4 000 |
2 | 0.8 | 1 250 | — |
3 | 1.2 | 833 | — |
4 | 1 | 1 000 | — |
合計 | — | 4 083 | 4 000 |
總投入 | 4 000 元 | ||
平均成本 | ≈ 0.98 元/份 | 1.00 元/份 |
總投入: 4000元
平均成本:
定期定額分批買入:0.98元/份
一次性投入:1.00元/份
結果:分批買入充分利用市場波動,在低點多買、高點少買,有效攤低了整體成本。
定投免除了擇時困擾,投資者無需預測市場短期波動。透過長期堅持,資本能夠實現穩步增值。
舉例說明:某投資者自2018年起每月定投某指數基金,即使市場整體下跌,到2021年底仍實現了25%的累計收益。具體如下:
時點 | 累計投入(元) | 累計份額(份) | 基金淨值(元) | 市值(元) | 殖利率 |
2018末 | 12 000 | 14 103 | 0.65 | 9 167 | ‑24 % |
2019末 | 24 000 | 27 509 | 0.91 | 25 033 | 4% |
2020末 | 36 000 | 38 784 | 1.2 | 46 541 | 29% |
2021末 | 48 000 | 48 243 | 1.3 | 60 000 | 25% |
定投非常適合長期目標,如退休儲備或子女教育基金。透過利用複利效應,長期投資能夠實現穩定的資產增值。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每月投入1000元,年化報酬率為6%。那麼:
投資期間 | 每月投入(元) | 年化報酬率 | 累計投入(元) | 期末總資產(元) |
10 年 | 1000 | 6% | 120000 | 163879 |
20 年 | 1000 | 6% | 240000 | 462044 |
結果:
10年後,總資產為16,3879元。
20年後,總資產為462,044元。
透過長期堅持,投資者可以實現資產的顯著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增金額佔總金額的比例逐漸降低,定期定額投資的風險分散效果也隨之減弱。此時,定投逐漸變為「大單筆」投資,類似一次性投資的風險收益特徵。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人每月定期投資1,000元,隨著時間推移,新增金額在總資產中的佔比逐漸下降,如下表所示:
時點 | 累計投入(元) | 期末總資產(元) | 當月新增金額(元) | 新增金額佔比 |
第1個月 | 1000 | 1000 | 1000 | 100% |
第12個月 | 12000 | 12335 | 1000 | 8.10% |
第5年末 | 60000 | 70120 | 1000 | 1.40% |
第10年末 | 120000 | 163879 | 1000 | 0.60% |
說明:隨著本金不斷累積,每月新增資金對整體部位的影響越來越小,定投逐漸演變為「大單筆」持倉,風險收益特徵趨同於一次性投資。
定投的開始時機至關重要:
如果在市場高點開始投資,可能會面臨長期套牢的風險。
在市場低迷期,若堅持定投,可能錯過較好的收益機會。
例如,巴西基金在2010年開始淨值一路走低,直到2016年才逐漸回升,如果在高點開始定投,可能很難堅持到反彈。
選擇具有穩定成長潛力的基金或藍籌股,能夠確保投資的穩定性和較低的風險。
盡量在價格較低時開始定投,這樣能有效降低投資成本。
若發現定投趨於鈍化,可考慮調整投資金額或轉換為不定額投資,提升風險因應能力。
舉例說明:假設投資者B從2020年1月開始,每月投入1,000元購買某基金,基金的單位淨值如下表:
月 | 單位淨值(元) | 投資金額(元) | 購買份額(份) |
2020年1月 | 1 | 1000 | 1000 |
2020年2月 | 0.9 | 1000 | 1111.11 |
2020年3月 | 1.1 | 1000 | 909.09 |
2020年4月 | 1.2 | 1000 | 833.33 |
2020年5月 | 1.3 | 1000 | 769.23 |
結果:
5個月定投5000元,得4622.76份,成本1.08元
淨值1.50元時資產6,934元,收益38.7%。
假設投資者B在2020年2月市場下跌時增加投資金額到2000元,那麼他將獲得更多的份額,進一步降低平均成本。具體如下:
策略 | 總投入 | 份額 | 平均成本 | 淨值1.5元時資產 | 殖利率 |
逢低加投 | 6000元 | 5844.39份 | 1.02元 | 8766.59元 | 46.11% |
分析:
與原始策略相比,逢低加投讓投資者B在低點多拿份額、把平均成本從1.08元壓到1.02元,收益率由38.68%躍升至46.11%。
定投的贖回時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常見的贖回時機和策略,幫助投資人做出合理決策:
解約是指贖回投資標的並停止後續扣款,通常有以下兩種情況:
市場高點:
當市場價格已達到相對高點,投資人認為已達到最大獲利時,可以選擇解約。這有助於鎖定收益並避免市場回調帶來的損失。
市場持續下跌:
若投資標的持續下跌,且未來前景不佳,投資人可選擇停損出場,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及時解約可以保護剩餘的資產。
停利不停扣是指在投資標的獲利達到預定目標後,將其賣出獲利了結,但仍繼續每月定投扣款。具體策略如下:
設定獲利目標:
投資人可以設定一個具體的獲利百分比,當投資達到這個百分比時,即將標的賣出,從而鎖定收益。
保持紀律投資:
建議投資人保持紀律性,將贖回的資金再投入市場,避免獲利資金閒置。透過持續的定投,保持資產的增值。
這種策略可以幫助投資人在實現一定利潤後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同時繼續利用定期定額投資的優勢。
對於存股新手來說,選擇合適的定標的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選擇標的的步驟和建議:
穩定配息:選擇高配息的標的,取得穩定現金流。
資本增值:投資長期成長潛力大的個股或ETF,透過定投平攤成本,獲得資本增值。
個股:風險較高,但報酬潛力大,適合有深入分析能力的投資人。
ETF:分散風險、低費用,適合穩健型投資者,減少個股波動帶來的影響。
參考市場上熱門定標的,如“定投ETF TOP10”,了解其他投資者的選擇。
產業龍頭股:選擇市值大、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龍頭公司,如台積電、貴州茅台。
指數型ETF:低費用、分散風險,適合長期投資。
長期穩定配股配息:選擇長期穩定分紅的標的,結合複利效應達到穩健成長。
定投適合以下幾類投資者:
規律上班族:每月有固定收入,適合透過定投累積財富。
忙碌到沒時間觀察市場的投資者:無需頻繁關注市場,通定投即可參與市場。
月光族:透過定投,可以強迫自己存錢。
長期規劃的投資人:適合有退休儲備、子女教育基金等長期投資目標的投資人。
短期贖回可能錯失後續增值機會,投資人應堅持長期投資,避免因短期波動做出衝動決策。
單次投資金額過小,會影響每次購買的資產數量,降低投資效率。
儘管定投無需擇時,投資者仍需關注市場環境,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簡單且穩健的投資方式,適合大多數投資者。透過分批投入、平攤成本,幫助投資人在長期投資中實現資產增值。雖然存在潛在問題,但透過優化策略和合理規劃,投資人可以充分利用其優勢,開啟穩健的投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