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8日
周二,11月18日,亚太股市全线重挫,市场情绪低迷,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其中,日经225指数跌幅超过3%,成为当日焦点。韩国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及香港恒生指数也纷纷走低,区域市场呈现普跌格局。
▶日经225指数:跌超1000点,跌幅超3%

11月18日早盘,日经225指数大幅低开,盘中一度跌超1000点,跌幅超过2%,最终收盘跌幅扩大至3%以上。成分股普遍下挫,科技股与旅游相关板块领跌。
软银集团、住友电气工业等权重股跌幅居前,市场对科技及消费板块的担忧情绪加剧。
▶韩国综合指数:跌幅超3%,出口忧虑升温

韩国综合指数同日表现疲软,盘中一度跌近1.8%,截至发稿跌幅已达3%。
市场分析认为,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到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近期加征钢铁与铝制品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打击韩国出口预期。
此外,韩国科技股亦受到全球科技板块调整拖累,三星、SK海力士等权重股承压,进一步拖累指数表现。
▶台湾加权指数:跌逾2%,下跌691.19点

台积电、鸿海等龙头权值股今日表现疲软,台积电重挫40元,对整个大盘形成较大拖累。台股此前在27000点附近震荡,今日跌破该关键点位,引发部分技术性卖盘。
▶香港恒生指数:跌超1%,旅游与消费股承压

恒生指数截至发稿跌幅已逼近2%。旅游、消费及地产板块表现疲弱,部分个股跌幅超过5%。市场担忧中日关系紧张将影响区域旅游与消费信心,香港作为区域旅游枢纽,相关股票首当其冲。
此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强导致资金回流美国,港股作为外资重仓市场,面临较大抛压。
亚太股市11月18日集体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
日本首相言论引发区域政治不确定性,打击投资者信心。
日元汇率暴跌至历史低点,引发对日本经济稳定性的担忧。
美国科技股近期大幅波动,拖累亚太科技板块表现。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摩擦担忧,打击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预期。
美元走强与区域风险上升,促使外资撤离亚太市场,加剧股市下跌。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释放提高防卫开支、修改“无核三原则”等右倾信号,引发中、韩等周边国家及国际投资者对日本“再军事化”与区域冲突升级的担忧,避险情绪迅速升温。
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跌破155.创年初以来新低,日债收益率同步走低,市场担心日本财政纪律松弛、央行“无限宽松”令债务风险暴露,外资加速撤离日元资产并连带抛售日股。
科技及出口板块则受到“外患”拖累。11月初以来,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美债收益率反弹,导致纳斯达克动见剧烈波动,亚太半导体、电子供应链跟随深度调整。
叠加美元持续走强令资金回流美国,EPFR数据显示外资连续第三周净卖出亚太股票,进一步放大了区域市场的下行幅度。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