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韩国股市周五创下历史新高,此前总统李在明表示不会推动提高资本利得税,该提议曾于今年早些时候打击投资者信心,使韩国在亚洲股市中表现尤为突出。
基准股指Kospi今年迄今涨幅达41%以上,成为亚洲表现最佳股市。日本和中国市场同样全速前进,印度和澳大利亚则表现落后,亚洲股市整体呈现强势格局。
此轮上涨源于左翼政府推行旨在提升股票估值的政策。自6月上任以来,李在明一直致力于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吸引资本。
韩国住房市场,尤其是城市地区,需求旺盛以及供应有限导致房价高不可攀,而老龄化危机正对高度投机化的房地产构成严峻威胁。
解决住房供需失衡问题也将有助于提升总统的支持率,其支持率在8月一度跌至执政最低点。特朗普政府在7月谈判后,决定对韩国商品征收15%的进口关税。
受半导体和汽车出口强劲支撑,韩国上月出口表现稳健。央行近期维持2026年经济增长预期在1.6%,并指出关税影响可能随时间推移加剧。
相较于科技巨头股或纳斯达克100指数,追踪韩国股票指数投资表现的iShares MSCI SOUTH KOREA ETF提供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替代选择。在整个亚洲股市中,韩国股市的韧性尤为突出。
日经225指数本周也创下新高。自石破茂上周日宣布辞意后,本周日本股市保持强劲且稳定。
分析师指出,市场对新首相将扩大财政支出及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提振了信心,而这种政策预期同样对亚洲股市的流动性产生了积极影响。反对党则反对现行的量化紧缩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正制定策略以减持其巨额风险资产,核心方案或将聚焦于逐步在市场上抛售ETF。
路透社周四调查显示,近半数日本企业对行长植田和男的表现持积极评价,高于对其货币政策持负面看法的30%。
随着2024年日本外国劳工人数同比增长12.4%至创纪录的230万人,移民问题成为7月参议院选举最热门议题之一。
东京商工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日本因劳动力短缺导致的破产企业达238家,全年破产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7月日本核心通胀连续第2个月放缓,仍维持在3%以上。收紧外国人入境限制及减税政策将助推物价上涨,使政策制定者维持现状的空间更小。
中国科技股的涨势已延续至第12个月,过去几周A股企业基本追平了对应港股表现,推动上证综合指数升至10年高位。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达到五年最高水平,尽管仍存在一些谨慎理由,他们重返中国市场的进程才刚刚“开始”,这也为亚洲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8月份外国投资者连续第三个月买入中国股票,尽管增速放缓,纯多头基金增加了对A股的配置。
根据美银证券8月中旬发布的调查,亚太地区基金经理对中国市场热情高涨,预期政府将采取措施应对持续通缩。
8月中国出口增速降至6个月低点,关税休战带来的短期提振效应已消退,其他地区的需求带来一些抵消作用。此外,消费仍未出现持久回升。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正挤压消费支出,土地出让收入锐减也限制了地方政府通过补贴支持北京提振需求的举措。
随着最受欢迎的科技股寒武纪股价市盈率超500倍,需要更广泛的反弹才能吸引处于观望的巨额资金入市。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