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美股大跌纳指重挫2.29%:科技股承压,日经指数同步下跌706点

撰稿人:亨利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道琼指数在前几天不断创新收高,让不少人以为美股短线还能保持稳稳向上的节奏。然而今天一开盘,市场情绪就发生了明显变化,资金从高位迅速撤离,出现了“走势说变就变”的情况。随着卖压持续扩大,三大指数全线回落,其中美股大跌纳指领跌成为盘面上最醒目的现象,让科技股投资者压力骤增,也让市场重新开始思考风险偏好是否正在降温。

美股三大指数全面下跌

美股三大指数普跌:纳指重挫2.29%成为最大拖累

今天美股的表现可以说是一路往下走,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力度。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这波美股大跌中跌幅最重,成为整个盘面的主要下行力量。


主要指数表现整理如下:

指数 收盘涨跌幅 说明
道琼斯指数 -1.65% 连续创高后出现强势回落
标普500指数 -1.65% 全板块普跌,科技领跌
纳斯达克指数 -2.29% 今日美股大跌主因,科技股全面承压

科技股在今天的回调特别显眼:

  • 特斯拉(TSLA)跌超6%,受需求、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 英伟达(NVDA)跌3.5%,在高位震荡时容易受到资金减仓影响。

  • AMD、甲骨文(ORCL)跌超4%。

  • 唯一比较亮眼的是 思科(CSCO)逆势涨超4%,因为财报数据比市场预期更好。


中概股也跟着波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1.68%,阿里上涨1%,百度跌超6%。这种分化让盘面看起来更像是资金在挑选性撤退,而不是全面抛售。


整体来看,这一轮下跌就是典型的:美股大跌纳指领跌 → 科技股承压 → 市场情绪同步走弱。


全球联动影响明显:日经225指数开盘大跌706点

美股大幅调整后,影响并没有局限在美国本土,亚洲市场在开盘时就立刻反应了出来。今天的日本股市表现尤其明显:

  • 日经225开盘跌 706.68 点

  • 跌幅 1.38%

  • 开盘报 50,575.15 点


日经225的走势与全球科技链十分相关,半导体、AI、电子零组建、机械制造等板块对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敏感度很高。


美股下跌后,日本市场自然感受到影响,投资者也更倾向于先把高风险资产减一减,等情绪稳定后再重新评估。


这种情况说明,美股下跌回调,不只是美国自己的波动,也会对全球的科技板块形成连锁效应。

日经指数开盘下跌1.38%

贝莱德持仓变动曝光:加码英伟达,减仓苹果谷歌

美股大跌纳指走弱的同时,投资者也更想知道机构到底在怎么调整持仓。贝莱德最新公布的13F文件给出了比较清晰的方向。


增持部分:AI相关企业依然是重点

贝莱德三季度的增持数据非常集中,说明机构对长期增长逻辑仍然有比较坚定的看法:

  • 微软:增持 1028 万股

  • 亚马逊:增持 950 万股

  • 英伟达:增持 1947 万股(最大增持对象)


加仓英伟达的动作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代表着机构对AI相关需求依然有高度信心,即使“美股大跌纳指波动变大”,核心科技长期趋势并没有改变。


另外,摩根大通、伯克希尔等金融股也获得加仓,属于市场动荡时期的常规配置。


减持部分:苹果、谷歌被调降仓位

  • 苹果被减持 250 万股

  • 谷歌 A+C 合计被减持 478 万股


苹果在本季面临需求偏弱的问题;谷歌则因为广告业务增速放缓,同时在AI领域面临更多竞争压力。机构的减仓也反映出市场在进行科技股内部的重新排序。


从这些动作来看,美股大跌回调并没有让机构全面撤离科技股,而是把资金从成长性不那么突出的部分转向增长确定性更强的AI和云计算。

贝莱德主要持股

结语:美股下跌纳指领跌更像是估值与情绪的同步调整

总结来看,这次美股下跌下压并不是单一事件,而是:

  • 道指前几天涨太快,本来就有调整需求;

  • 科技股估值高,遇到利率或需求不确定时更容易被减仓;

  • 亚洲市场同步反应,情绪变化在全球蔓延;

  • 机构持仓更偏向“挑公司”,不是科技股一边倒。


投资者更关注的可能不是这一天下跌本身,而是:

科技股能不能重新吸引资金?估值有没有重新变得更合理?利率预期是否稳定?


美股大跌纳指领跌虽然看上去有些突然,但对市场来说,这反而可能是一次重新整理的机会。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