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三大指数终止三连涨,科技股领跌,比特币突破10.6万美元

撰稿人:亨利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上周,美股在连续三周上涨后终于出现回调,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科技股表现疲软,投资者的情绪也开始转向谨慎。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期待虽然仍在,但资金开始显现出避险倾向。与此同时,比特币本周却逆势上行,价格突破10.6万美元,成为市场中最亮眼的焦点之一,显示部分资金正从传统股市流向数字资产市场。


三大指数集体走弱,科技股领跌大盘

上周五美股走势分化:

指数名称 当日涨跌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 0.16%
标普500指数 ▲ 0.13%
纳斯达克指数 ▼ 0.22%

从整个交易周来看,指数全线收跌,道指累跌 1.21%,标普下滑 1.63%,纳指跌幅最大,达 3.04%,结束了此前的三连涨。


拖累大盘的主因来自科技股。

  • 特斯拉(TSLA.O) 下跌 3.68%,投资者担心电动车需求减弱;

  • 谷歌(GOOG.O) 跌 2%,

  • Arm(ARM.O) 下跌 3.7%,AI芯片板块降温。

  • 微软(MSFT.O) 虽仅微跌 0.06%,却已连续八日收跌,创2011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这让市场重新思考高估值科技股的可持续性,尤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三大指数对科技权重股的依赖正在显现风险。


上周美股收盘数据

中概股随势调整,市场观望情绪上升

上周,中概股同样受到拖累。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 0.95%,反映出资金对风险资产的谨慎态度。此前该指数曾受人民币企稳和企业业绩改善提振短暂反弹,但随着美股科技板块疲软,资金回流美国资产的趋势再度加速。


分析人士指出,中概股的走势与全球风险偏好密切相关:

  • 一方面,中国经济数据仍在等待更多改善信号;

  • 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高企、美元强势,令投资者转向更安全的资产。


尽管阿里巴巴、腾讯等龙头公司基本面依然稳健,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更倾向短线操作,整体板块缺乏持续上涨动力。


不过,若后续政策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海外资金或将重新关注中国资产。短期调整不代表长期看空,未来仍有结构性机会可期。

比特币向上触及106000美元

比特币突破10.6万美元,数字货币市场重燃热度

与三大指数的下行不同,它本周表现格外强势,最高触及 106000 美元/枚,日内涨幅 1.22%,成为避险资金的新去处。随着传统市场震荡,不少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配置数字货币资产,它因此受益。


分析认为,上涨的两大主要原因是:

  • 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恢复;

  • ETF与机构资金预期升温,加之减半周期临近,投资者看涨情绪浓厚。


从资金流向来看,部分避险资金从股市转移到加密货币市场。尽管波动性仍高,但比特币价格正在重新被视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短期内若宏观环境稳定,其上行动能仍有支撑。

布伦特原油周一走势

原油小幅高开,市场仍处供需拉锯中

国际原油市场在震荡中小幅走强。周一,WTI 原油报 60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 63.93 美元/桶,双双小幅高开。


市场依旧在全球需求减弱与OPEC+减产政策之间权衡:

  • 一方面,美国与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活动不振;

  • 另一方面,OPEC+依然坚持减产计划,为油价提供支撑。


整体来看,原油短线可能维持区间震荡,未来走势还需关注中国与印度的进口需求变化。


年底展望:指数或震荡整理,比特币或延续强势

在连续三周上涨后,美股指数出现的调整被认为是技术性修正,但也说明高位市场情绪开始降温。科技股估值压力、美元走强以及美债收益率上升,使投资者更加谨慎。


短期来看,通胀数据与美联储讲话仍是市场的风向标。如果降息预期推迟,股市波动可能加大。而另一方面,它和黄金等资产的强势表现,显示部分资金正在寻找新的避险出口。


总体来看,美股结束三连涨后进入震荡期,三大指数的短线调整让投资者重新审视市场风险,而它的突破则成为亮点。年底行情可能更趋复杂,投资者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灵活配置资产,平衡股市与数字货币之间的机会。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