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股市大盘自1966年起经历了从初创到高速增长、震荡调整,再到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牛市,反映出台湾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波动的规律,投资需理性谨慎。
台湾股市大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湾加权股价指数(简称TAIEX),从1966年正式开始计算,最初基准点定为100点。那时台湾经济刚刚起步,股市规模还很小,参与的人也不多。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有限,但随着经济慢慢走上正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上市,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慢慢壮大,股票市场也开始发展起来。到了1970年代,台湾股市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经济增长带动股市表现,指数逐渐上升。那时候,制造业和出口贸易成了台湾经济的主力,也推动了股市的繁荣。
1980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和制造业特别活跃,推动股市一路上涨。尤其是1987到1989年,台湾股市大盘从大约2300点飙升到快接近9600点,涨了超过三倍。
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十年”,大家投资热情高,很多人靠股票赚了不少钱。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股票成了很多家庭积累财富的重要方式。但好景不长,1990年市场到了顶点后,股市开始大跌,跌了超过一半。这是台湾股市历史上第一次大跌,让人们意识到股市风险不能忽视。
进入90年代,台湾股市进入震荡期。虽然经济还在成长,但股市涨跌起伏比较明显。像1992年、1995年、1998年和2000年,市场都有20%以上的下跌。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台湾加权指数从约8500点跌到4500点左右,跌了近一半。这段时间提醒投资者,股市涨跌和全球经济紧密相关,风险管理很重要。那时的经历也让投资者学会了更谨慎地看待市场波动。
2009年后,台湾股市迎来新一波牛市。得益于全球科技产业快速成长,尤其是半导体和电子行业表现强劲,台湾市场表现很好。指数多次创出新高,2019到2021年连续几年涨幅都超过20%。
到了2023年和2024年,台湾股市依旧强势,突破了23000点大关,成为全球表现不错的市场之一。外资持续流入,加上ETF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让台湾股市更加多元和有活力。加上政策支持与新兴产业崛起,未来台湾股市仍然充满潜力。
现在,台湾股市已经是全球重要的科技股集聚地,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长。但股市受政策、国际贸易和科技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依然不小。投资者参与时要理性看待涨跌,做好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了解台湾股市大盘的历史,有助于把握市场节奏,但千万别盲目跟风。
时间阶段 | 大盘表现 | 主要特点 | 经济背景 |
1966-1970年代 | 起步,指数逐步上升 | 规模小,参与少 | 工业化加速 |
1980年代 | 指数从2300涨到9600点 | 大牛市,涨幅超300% | 科技制造业高速发展 |
1990-2000年代 | 多次回调,2008年跌46% | 震荡调整,波动大 | 全球经济波动 |
2009年以后 | 牛市,多次创新高 | 科技股领涨,外资流入 | 半导体电子强势 |
2023-2024年 | 突破23000点 | 市场活跃,科技突出 | 新兴产业崛起 |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