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報酬率計算幫你直觀了解投資收益,是判斷投資成效的基礎工具,但需結合風險、時間因素和交易成本綜合考慮,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投資報酬率計算是衡量投資收益效率的重要指標。不管是買股票、基金,還是投資房地產、做生意,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投入的錢賺了多少它幫我們算清楚這筆投資的回報,讓我們直觀了解賺了多少,方便比較不同投資表現。
計算很簡單,公式是:
投資收益是你最終得到的金額,例如賣出的錢加利息或分紅;投資成本就是你最初投入的本金。例如買股票花了10萬元,賣出得了12萬元,代入公式:
(12萬- 10萬) ÷ 10萬× 100% = 20%
表示你賺了20%,這就是投資報酬率。
不過要注意,投資報酬率計算不考慮時間因素。 20%的報酬如果是一年賺的,和5年賺的意義不同。前者收益高,後者年均回報其實不算高。很多人用「年化投資報酬率」來標準化不同周期收益,計算公式稍複雜:
年化報酬率= (投資結束價值÷ 投資起始價值)^(1 ÷ 投資年數) - 1
例如10萬元投5年變15萬元,代入得年化收益約8.45%,比單看總收益20%更有參考價值。
實際計算時還要考慮交易成本,例如買賣股票時的手續費、印花稅等,也要算進投資成本;如果有分紅或派息,也要算進總收益。忽略這些,計算的結果就不準確。
投資報酬率適用範圍廣,買房出租、做生意、買債券或理財產品,都能用來衡量收益效果。只要知道投入和回報金額,就能算出。
但它只能反映賺錢多少,不能告訴你風險有多大、資金流動性如何。有些高回報投資風險大,甚至可能虧損本金;有些低迴報投資風險小,更適合穩健投資者。
因此,投資報酬率計算是參考指標,並非唯一決策依據。選投資時也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和投資期間。例如偏好安全穩定,可能選國債或銀行理財;願意冒險,可能買股票或創業。
不少人用投資報酬率比較不同機會,選回報高的。但高回報不等於好投資,風險與收益往往成正比。合理分散資產風險,比單追求高收益更重要。
簡單說,它幫你算清楚賺了多少,是判斷投資成敗的基本工具。記住公式:“賺了多少錢減去花了多少錢,除以花的錢,乘以100%”,就能算出比例。對一般投資人很實用,幫你理性分析比較結果。
平時做理財養成算投資報酬率的習慣,有助於資產管理。買基金、股票後算算收益,準備投資前先估算收益,判斷是否划算。
不過要提醒,投資報酬率只能算表面收益,不反映市場波動和風險。投資是權衡收益和風險的過程,要有合理預期和規劃。
整體來說,投資報酬率計算是最基礎、最直接的收益指標,計算簡單,應用廣泛。掌握它,你能更清楚每筆投資回報,做出更明智決定。雖然不萬能,但絕對是理財必備基本功。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