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軸點計算器幫助交易者快速計算關鍵支撐位和阻力位,基於前一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計算,結果用於輔助判斷市場反轉或突破。
樞軸點計算器( Pivot Point Calculator )其實就是一款幫你快速算出「關鍵價位」的小工具,很多做短線交易的人都在用。它能夠透過前一交易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自動計算出當天的中樞點(Pivot Point)、支撐位(S1、S2、S3)和阻力位(R1、R2、R3),被廣泛用於判斷市場可能的反轉點或突破點。
在實際交易中,手動計算這些點位既繁瑣又容易出錯,計算器的出現,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只需要輸入前一日的價格數據,它就能一鍵產生所有關鍵點位。
不僅如此,許多計算器還支援多種計算方法,包括經典法、斐波那契法、伍迪法等,也可以按日線、週線或月線來進行分析,適用於股票、外匯、期貨等多種市場。
在樞軸點計算器的結果裡,資料大致可以分成幾個區塊,理解這些分區的作用,是順利使用這個工具的第一步。
樞軸點(Pivot Point, 簡稱PP),這是整個計算的核心。它就像當天行情的“參考中線”,價格圍繞著這個點上下波動。通常,交易者會把它當成判斷多空傾向的起點——價格站在它上面,偏多;在它下面,偏空。
上方的阻力區(R1、R2、R3)。這些是價格往上走可能遇到的「壓力位」。例如R1是第一個阻力,R2更強一些,R3是比較極端的位置。如果價格接近這些區域,市場可能會出現震盪、回檔或突破。
下方是支撐區(S1、S2、S3),相當於是價格向下移動時的「緩衝帶」。 S1是初步支撐,S2是更強支撐,S3則比較少見,通常在大行情中才會觸及。
名稱 | 意義 | 常見用途 |
PP 樞軸點 | 市場的中軸線 | 判斷多空分界線:價格在上方偏多、下方偏空 |
R1 第一阻力位 | 首個可能遇阻的價格 | 價格首次上漲可能止步於此,短線賣出目標位 |
R2 第二阻力位 | 更強的阻力位 | 若突破R1,R2可能是下一個止盈位置或反轉點 |
R3 第三阻力位 | 極強阻力位 | 極端行情才可能觸達 |
S1 第一支撐位 | 首個可能獲得支撐的價格 | 價格下跌時的潛在買點 |
S2 第二支撐位 | 更強支撐位 | 若跌破S1,這裡是下一個關注點 |
S3 第三支撐位 | 極強支撐位 | 市場極端波動時才會觸及 |
此計算器的內建邏輯就是先算出樞軸點這個基準價格,得到PP後,就可以計算出各級支撐位和阻力位,完成分析。
▶遵循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樞軸點(PP) = (前一交易日的最高價+ 最低價+ 收盤價) ÷ 3
•第一阻力位R1 = (2 × PP) – 最低價
•第一個支撐位S1 = (2 × PP) – 最高價
•第二阻力位R2 = PP + (最高價– 最低價)
•第二支撐位S2 = PP – (最高價– 最低價)
•第三阻力位R3 = 最高價+ 2 × (PP – 最低價)
•第三支撐位S3 = 最低價– 2 × (最高價– PP)
情況 | 交易建議 |
目前價格> PP | 偏多思路,在回踩PP或支撐位做多,目標R1/R2 |
目前價格 | 偏空思路,在反彈至PP或阻力位做空,目標S1/S2 |
突破R1或跌破S1 | 留意趨勢持續或反轉機會 |
區間震盪 | R1和S1之間做區間交易(高拋低吸) |
樞軸點計算器的結果不是“買入/賣出訊號”,而是提供一個價格參考框架,適合日內交易或短線操作。搭配K線形態、趨勢線、成交量使用效果更佳。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