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洞察 | 金融焦点
市场洞察
交易工具
尽管多家央行包括美联储,接近加息尾声,但全球央行的加息举措似乎步入尾声,通胀对抗代价显现。欧洲或成受影响最严重地区,数据显示其经济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萎缩。
美国国债收益率创多年新高,因美联储坚持高利率政策和政府发债填补赤字。美债抛售集中在长期债券,显示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缩减的影响盖过通胀担忧。
国际原油价格接近100美元一桶,对美国经济和美联储政策带来深远影响,供需关系变化是主要原因。美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消费者生活成本,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滞胀。
最近美国政府再次陷入风波,但与五月份的债务上限问题不同。这次政府关门是由一项预算法案引发的,背后仍然是美国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
周一油价上涨,因俄罗斯实施燃料出口禁令引发供应担忧。美联储鹰派表态和沙特、俄罗斯延长减产三个月的决定使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活跃钻头数量减少至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8月核心通胀同比上涨3.1%,连续17个月超过2%央行目标。尽管涨薪创高,实际薪资连续16个月下降,拖累家庭消费。央行已下调2024年通胀预期至1.9%,维持2025年1.6%不变。
回顾日本通货紧缩的历史,探讨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日元贬值。尽管通货膨胀可能刺激一些消费,但也增加了负担,对经济稳定和增长不利。
2023年9月21日,九月FOMC会议结束,美联储决定按兵不动,维持基准利率在5.2%。市场焦点在于经济预测的调整,GDP上调至2.1%,点阵图下调明年降息次数。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企业利润前景不明朗,可能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令美国国债更吸引人。股市短期内估值波动不大,但通胀和盈利低迷或导致继续区间波动。
美联储发布最新报告,将基准利率保持在5%-5.5%区间,关注焦点是加息周期何时结束,依赖于美联储的点阵图。六月数据显示2023年底目标利率5.6%,意味着今年至少一次加息。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预示今年将再加息一次,降息次数减少。经济增长预期上调,通胀抑制不致增加失业。美联储鹰派立场导致原油下跌,但供应仍紧张。
标普500指数已连续100多天没有出现超过1.5%的跌幅,且资金继续流入股市。零售销售增长,服务业繁荣,但分析师们对牛市持怀疑态度,部分将目标价上调。
美联储周三预计将再暂停加息,但保留11月或加息的选项。尽管美国经济未出现明显下行迹象,但政府停摆前景令经济不稳。市场关注美联储点阵图,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可能再加息一次。
8月CPI同比上涨0.1%,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打消了七月通缩担忧。油价下降幅度减小,猪肉价格相对稳定。尽管通胀水平较低,但核心通胀率持续较高,央行采取宽松政策。
美国利率的未来变动备受瞩目,Business Insider采访了九位专家,得到九种不同的看法,综合专家意见,2024年中期可能是降息时刻,对美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将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