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7日
本田技研工业(东京证交所:7267;纽交所:HMC)成立于1948 年,现已形成“汽车+摩托车+通用动力”三大现金牛。
摩托车:全球市占率 23%,东南亚 40% 以上,现金流稳定。
汽车:2024 全球市占率 5.1%,居第 7.混动技术口碑好,但纯电规模落后于比亚迪、特斯拉。

本田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企业,约80%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这种业务结构既带来了市场多元化优势,也使其业绩对汇率波动极为敏感。
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日元贬值时,海外利润换算成日元后增加;日元升值时,则利润受到挤压。
2024 财年(截至 2025/3)合并营收 21.69 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占 76%,摩托车 14%,通用动力及其他 10%。销售区域高度全球化,北美、亚洲合计贡献约 70% 销量,日元每贬值 1 日元,营业利润增厚约 190 亿日元,汇率弹性极大。
| 业务部门 | 主要产品 | 主要市场 | 市场地位 |
| 汽车 | 飞度、思域、雅阁等 | 北美、亚洲 |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 |
| 摩托车 | 各类型摩托车 | 东南亚、新兴市场 | 全球最大摩托车制造商 |
| 动力产品 | 发电机、割草机等 | 全球市场 | 细分市场领先 |
公司 2025 年新设“电动业务开发本部”,计划 2030 年 BEV+FCEV 占全球销量 40%,2035 年中国市场 100% 纯电动,2040 年全球 100% 零排放 。
近年来,本田的销售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2021财年的13.17万亿日元增至2025财年的21.69万亿日元,四年间增长了约64.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汽车需求回升和公司产品组合的优化。
不过,销售额的增长并未完全转化为利润的提升。2025财年,尽管销售额同比增长6.2%,营业收入却下降了12.2%,母公司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约23.6%。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反映了本田面临的核心挑战——在行业转型期,公司需要同时应对研发投入增加、原材料成本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
| 财年 | 营收(万亿日元) | 营业利润(亿日元) | 营业利润率 | 净利润(亿日元) | 自由现金流(亿日元) |
| 2023 | 16.91 | 8,310 | 4.90% | 7,600 | 9,100 |
| 2024 | 20.43 | 13,820 | 6.80% | 11,072 | 12,400 |
| 2025E | 21.69 | 12,135 | 5.60% | 8,358 | 9,800 |
公司目前将混合动力车(HEV)作为过渡期的重点产品,据报道混合动力车“贡献并记录了最高的季度利润”,但在纯电动汽车(EV)领域的进展相对谨慎。
与特斯拉、比亚迪等纯电先行者相比,本田的纯电车型数量和销量仍有较大差距。公司计划到2030年推出30款电动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技术突破、市场接受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多重因素。

1、稳定派息:30% 派息率 + 3% DOE 双锚定
本田将合并派息率目标设为 30%,并自 2026 财年起引入 DOE(股东权益股息率)不低于 3% 的新基准。
以 2025 财年预计 EPS 178 日元计,年末股息 89 日元,加上中期已派 43 日元,全年合计 132 日元,现价股息率约 4.5%,显著高于东证均值 2.1%。
2、股票回购:2025 年度上限 1.1 亿股(占流通股 20%)
2024-2025 公司已回购 4.200 万股,耗资约 6.000 亿日元,注销后 EPS 提升 3% 左右。管理层表示未来三年将继续“盈余+回购”组合,以维持资本效率。
3、回报可持续性评估
盈利端:2026 年后电动平台落地、单车成本降 20%,营业利润有望重返 1.3 万亿日元以上。
现金端:净现金公司(有息负债-现金及等价物)约 1.8 万亿日元,自由现金流覆盖股息+回购后仍有富余。
压力测试:若 2026 年营业利润下滑 15%,仍可实现 30% 派息率,但 DOE 可能跌破 3%,需关注管理层是否下调回购规模。
| 回报方式 | 具体政策 | 当前水平/目标 | 特点 |
| 现金股息 | 基于合并股息支付比率 | 约30% | 稳定且持续 |
| DOE指标 | 从2026财年起实施 | 目标3.0% | 长期导向 |
| 股份回购 | 灵活实施大规模回购 | 最多11亿股(占20%+) | 提升每股价值 |
目前,本田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息收益率约为4.5%,在过去10年中保持了股息增加的趋势。这一收益率水平高于许多同行业公司和日本股市平均水平,对收益型投资者具有相当吸引力。
看好新技术与多元现金流的中长期红利,但短期需提防日元升值、原材料涨价等扰动,逢回调分批建仓优于追高。
综合来看,本田业务多元化降低了单一市场风险;混合动力车在电动化过渡期具有竞争优势;财务基础稳健,负债水平合理;股东回报政策慷慨,股息收益率颇具吸引力;日元贬值趋势提升了出口竞争力。
不过其在电动化转型步伐相对谨慎,可能在纯电动车赛道落后;利润增长乏力,近期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汇率波动对业绩影响显著,增加了盈利不确定性。
本田股票是一只兼顾“当下股息+中长期转型”的投资标的。与丰田相比,短期爆发力略逊,但摩托车、飞机等多元业务能平滑周期,适合愿意持有 3-5 年的投资者。
公司电车起步晚,2026 起北美投放“0 系列”并联手索尼,同时自研固态电池,若能如期落地可重塑估值。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