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美联储降息分歧愈演愈烈!12月降息又悬了?

撰稿人:大仁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美联储降息分歧空前加剧,内部陷入“三派林立”

美联储内部关于利率决策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公开分歧之中。11月12日,“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指出“在鲍威尔近八年的任期内,美联储内部出现当前程度的分歧几乎没有先例。”


曾被市场视为板上钉钉的降息路径,如今正因官员们对经济威胁的不同判断而变得扑朔迷离。


持续的通货膨胀和潜在的劳动力市场疲软,究竟哪个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这一根本性判断的差异,导致了美联储内部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三大阵营。

美联储降息分歧

(一)第一派:“鹰派怀疑者”

以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和最新表态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为代表。穆萨勒姆明确表示“此刻必须谨慎行事”,并认为进一步放宽政策的空间“非常有限”。


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当前通胀率更接近3%,而非2%的目标;金融环境(股票和房价)已处于高位;货币政策更接近中性水平。穆萨勒姆强调,“我们需要继续采取措施抑制通胀”,这表明他可能在未来会议上转向反对降息。


(二)第二派:“中间观望派”

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为例。她采取了更为平衡的视角,既看到薪资增长放缓显示劳动力需求降温的积极信号,也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生产率提升的潜力。


戴利坦言,“我们也不愿犯下政策利率维持过久的错误,最终却发现这对经济造成了损害。” 这种态度体现了数据依赖模式下的审慎开放心态,是典型的“边走边看”立场,其最终投票倾向将高度依赖于未来发布的经济数据。


(三)第三派:“激进鸽派”

以美联储理事米兰为核心人物。他旗帜鲜明地主张更大幅度、更快速度的降息,甚至呼吁在12月的会议上直接降息50个基点。


他认为,政策制定应有前瞻性,基于对未来12到18个月的经济预测,而非“看后视镜”决策。在他看来,通胀快速下降和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证据已经足够充分,进一步宽松“势在必行”。


美联储降息分歧引争议,12月降息还有望吗?

距离12月议息会议仅剩一个月,降息前景却从“大概率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分歧的加剧意味着,12月是否降息已绝非板上钉钉,美联储正陷入多重困境之中。

美联储12月降息还有望吗?

(一)关键的就业市场上,信号极为混乱

一方面,芝加哥联储的预估报告显示10月失业率可能已攀升至4.4%的四年高点,纽约联储的调查也显示消费者对失业率上升的预期在恶化。这些数据为“鸽派”提供了支持降息以防范经济下滑的理由。


但另一方面,持续统计的初请失业金数据却保持稳定,未出现大范围裁员,劳动力市场并不像某些报告暗示的那样黯淡。这种数据上的“迷雾”,恰好为持不同观点的各方都提供了论据,加剧了内部争论。


(二)未来的数据能否成为“定音之锤”存疑。

尽管之后新发布的通胀和就业数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争论,但正如部分官员所认为的,“12月与明年1月的会议大体可相互替代”。


这意味着,如果数据不够有说服力,美联储完全可能将决策推迟到明年1月,从而获得更多的观察时间。


12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还是又一次“悬而未决”?当前市场预测降息概率仍高于50%,鉴于美联储降息分歧态度,美联储很可能会选择一种折中路线——在12月象征性地降息25个基点。


同时在政策声明和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上释放“鹰派”指引,明确表示将为后续的任何降息设置更高的门槛,强调本轮降息周期是缓慢且高度依赖数据的,从而管理市场对快速降息通道的预期。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