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货币对交易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每天都有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在各大货币之间流动,不同货币的走势不仅反映各国经济状况,还折射出全球风险偏好和政策变化。了解主要与次要的,以及交易方式,对于投资者做出精准决策至关重要。
主要的是美元和主要经济体货币的组合,如欧元/美元(EUR/USD)、美元/日元(USD/JPY)、英镑/美元(GBP/USD)、美元/加元(USD/CAD)。它们流动性高,波动相对稳定,适合追求增值的投资者。
欧元/美元受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政策差异影响。美联储可能降息,而欧洲央行维持利率,支撑欧元上涨。欧元已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下半年先看1.18–1.19,年底可能挑战1.20–1.22,贸易战升级可能打击欧元。
美元/日元受利差影响大。日本银行慢慢退出超宽松政策,而美联储可能降息,美元收益优势减弱。避险情绪上升时,日元可能跑赢美元。预计第四季度跌破140,甚至接近138,美国关税可能让日本推迟加息,上行风险增加。
英镑/美元走势依赖美元疲软支撑。英国经济增长停滞、高通胀并存,上半年涨主要因美元疲软。下半年可能在高位盘整,第四季度约1.395,波动较大。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近期稳定。中行通过中间价控制波动在7.15–7.35,中美贸易紧张是主要风险。美元兑加元受美元疲软支撑,但油价下跌和贸易风险限制上涨,预计第四季度约1.35。
次要的是非美元货币组合,如欧元/日元(EUR/JPY)、欧元/英镑(EUR/GBP)。波动可能更大,但可用来对冲风险。
欧元/日元是全球风险情绪风向标。风险偏好时欧元上涨,风险厌恶或贸易战升级时日元上涨。投资者可通过观察欧元/日元判断全球风险环境。
人民币兑欧元适合多元化配置,美元高估或美联储降息时更有价值。人民币兑英镑适合高风险、高回报投资者。英国高通胀和高利率支撑英镑,但经济衰退风险仍需关注。
人民币兑加元适合顺周期投资者,受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影响。人民币兑日元、瑞士法郎是避险货币,更适合低风险投资。人民币兑黄金可避险保值,适合重视安全的投资者。
交易货币对主要有几种方式:
现货交易:按当前价格买卖货币,操作简单,适合短期获利,流动性高,成本低。
杠杆/保证金交易:只需支付部分资金就能操作大额头寸,收益和风险放大,需严格风险管理。
差价合约(CFD):通过价格差获利,不需实际交割货币,可做多或做空,操作灵活,但存在杠杆风险。
期货交易:标准化合约买卖未来价格,适合长期策略或套期保值,保证金要求严格,透明度高。
套息/套利交易:利用利率差或市场差价获利,适合有经验者,需要较高资金和风控能力。
交易流程一般是:选择货币对 → 选择交易方式 → 下单买入/卖出 → 设置止损止盈 → 平仓或持有。
不同交易方式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情况灵活选择,主要的流动性高,适合新手,次要的波动较大,适合有经验的交易者操作。
外汇交易不仅看利差和经济,还要关注全球风险和贸易政策。
增值型货币如美元、英镑、加元,适合追求收益,但波动大。避险型货币如日元、瑞士法郎、黄金,适合保值和对冲风险。
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选择货币。组合多种货币对能分散风险。观察欧元/日元波动,可以判断全球风险情绪,辅助交易决策。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