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貼現是什麼意思? 再貼現的種類

2023年08月02日

再貼現是指中央銀行將已經貼現給商業銀行的票據或貸款,再次以較低利率貼現給商業銀行的操作。 這一過程允許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高風險或低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中央銀行提供的流動性。

再貼現

再貼現通常發生在商業銀行需要獲得更多流動資金時,而無法通過其他通路融資。 商業銀行可以將其擁有的信用良好的票據或貸款向中央銀行出售,並以較低的利率獲得貼現,從而獲得所需的流動性。


再貼現的目的是為了支持金融體系的穩定和流動性。 當商業銀行面臨流動性壓力時,它們可以向中央銀行借款,而中央銀行則通過再貼現來提供這些資金。 這種操作可以幫助維持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防止金融危機的擴散,並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


再貼現的利率往往比市場上的利率低,因為中央銀行通常會為商業銀行提供優惠條件。 然而,中央銀行也會根據市場條件和風險考慮來决定再貼現的利率。 此外,中央銀行還會設定一些限制和規定,以確保再貼現操作不被濫用,並且符合金融穩定和監管目標。 再貼現操作也是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執行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用於穩定金融市場和維護經濟穩定。


再貼現有買斷式和回購式兩種:

1、買斷式再貼現是指申請再貼現的銀行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人民銀行,票據到期由人民銀行作為票據債權人向票據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行為。

2、回購式再貼現是指票據到期前由原申請再貼現商業銀行回購票據後,向票據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行為。


再贴现操作的可用性、利率和条件取决于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可能会有不同的再贴现机制和规则。


EBC平臺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