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權益報酬率用來衡量公司利用股東資金賺錢的效率,與每股盈餘共同幫助投資人更全面評估企業的獲利能力、成長性和長期投資價值。
在投資理財或做公司財務分析時,大家常聽到「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詞。它是用來衡量公司賺錢能力的重要指標,不過很多人不太清楚它具體是什麼意思,怎麼算,跟每股盈餘又有什麼關係和差別。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吧!
股東權益報酬率,英文簡稱ROE(Return on Equity),直譯就是「股東投入的資本所獲得的回報率」。簡單說,就是公司用股東投資的錢賺了多少錢。 ROE反映了公司運用自有資金的效率,換句話說,就是股東的錢放在這家公司裡能獲得多少利潤。
想像一下,你作為股東把錢投進一家公司,你當然希望這筆錢能帶來好的回報。 ROE就告訴你,這家公司用你的錢賺了多少利潤,賺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ROE高說明公司賺錢效率高,能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ROE低則說明公司賺錢能力一般,或資金利用效率不高。
它的計算其實很簡單,公式是:
ROE = 淨利÷ 股東權益× 100%
這裡的「淨利」是指公司在扣除各種成本、稅金、利息後,最終留給股東的利潤;「股東權益」則是公司資產減去負債後,真正屬於股東的那部分淨資產。
舉個例子:如果某家公司去年淨利是1000萬元,股東權益是5000萬元,那麼ROE就是:
1000萬÷ 5000萬= 0.2,也就是20%
這意味著,公司每投入1元股東資金,去年就賺了20分錢。
需要注意的是,ROE以百分比表示,更直觀地體現獲利能力。
ROE高低也受產業影響,例如科技公司可能因為成長快,ROE較高;而傳統製造業ROE可能較低,不能單純以數位大小評斷好壞,還要結合產業背景分析。
比較維度 |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 每股盈餘(EPS) |
定義 | 公司淨利與股東權益的比率,衡量資本報酬率 | 公司淨利除以總發行股數,衡量每股獲利能力 |
計算公式 | 淨利÷ 股東權益× 100% | 淨利÷ 總發行股數 |
反映內容 | 利用股東資金賺取利潤的效率 | 股東每持有一股股票所獲得的淨利潤 |
受股本變動影響 | 受股東權益總額影響,較穩定 | 受股票數量變化影響大,如增發或回購 |
適用場景 | 評估資本營運效率,投資價值分析 | 評估股票投資回報,計算市盈率等指標 |
舉例 | 淨利1000萬,股東權益5000萬,ROE=20% | 淨利1000萬,股票1000萬股,EPS=1元/股 |
變化敏感度 | 淨利潤和股東權益變動都會影響ROE | 淨利變動或股票數量變動都會影響EPS |
例如,假設某公司淨利為1000萬元,股東權益為5000萬元,發行股票數量是1000萬股,那麼:
ROE = 1000萬÷ 5000萬= 20%
EPS = 1000萬÷ 1000萬股= 1元/股
若公司增發股票至2,000萬股,淨利及股東權益維持不變,EPS變成0.5元/股,但ROE仍維持20%。這說明EPS受股本結構影響較大,而ROE更穩定地反映了公司獲利能力。
它是衡量公司用股東資金賺錢效率的重要指標,計算簡單,就是淨利除以股東權益,反映公司整體獲利能力。每股盈餘則關注每股股票實際賺多少錢,是股價估值和股利的重要參考。
兩者都是投資分析的關鍵指標,但關注點不同:股東權益報酬率反映整體資金使用效率,EPS反映每股獲利水準。了解它們的關係和差異,有助於更全面評估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投資價值。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