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7日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投资者最缺的不是消息,而是将价格行为解读为故事的框架。艾略特波浪理论就像是市场的“语言系统”,用“5 浪上升 + 3 浪下跌”的节奏,把复杂行情翻译成可视化的路线图。
它虽然不能保证“明天一定涨”,但能帮投资者快速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①当前价格处于大趋势的哪一段?
②哪里是值得押注的“高盈亏比区”?
③如果价格破坏结构,应向哪个方向反手?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理解艾略特波浪理论这套经典而实用的市场语言。

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简称 EWT) 由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是一种基于 市场价格行为与投资者心理循环 的技术分析方法。
艾略特通过研究道琼斯工业指数的长期走势,发现:
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非随机,而是以可识别、周期性重复的“波浪结构”展开。
这种波浪形态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心理——
因此,波浪理论不仅是价格预测工具,更是一套揭示市场心理节奏的框架。
1.理论起源与发展脉络
①诞生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诞生可追溯至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揭示了“趋势存在”,但没有说明趋势内部的结构。艾略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精细的“波浪分型”,指出:
市场趋势由重复出现的波浪结构构成;
市场趋势由重复出现的波浪结构构成;
完整循环包含 5 个推动浪 + 3 个调整浪;
各级波浪呈现 分形特征:大浪中包含中浪,中浪又可细分为小浪。
②发展
艾略特去世后,其理论由多位学者持续完善与推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 Hamilton Bolton — 率先将波浪理论系统化,应用于股票指数分析。
Robert Prechter — 在 1980 年代牛市中,通过著作《Elliott Wave Principle》让该理论再度风靡华尔街。
Glenn Neely — 创立更严格的 Neo Wave(新波浪理论),强化规则逻辑。
目前主流分析仍以 Robert Prechter 版的诠释体系 为核心。
2.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本结构
完整市场波动的8浪循环包括:
| 类型 | 浪数 | 方向 | 特征 |
| 推动浪(Impulse Waves) | 1~5 | 顺应主趋势 | 1、3、5浪为主要推动浪,2、4浪为回撤修正浪 |
| 调整浪(Corrective Waves) | A~C | 逆主趋势 | A、C 为下跌浪;B为反弹浪 |
这形成了市场最常见的 “五升三降” 节奏,典型结构示意,如上图:
推动浪:1-2-3-4-5
调整浪:A-B-C
但真实市场走势并非完全对称,波浪形态会随趋势强弱、投资者预期与时间周期不同而变化:
有时出现 3 波下跌 + 3 波上涨 + 5 波下跌(复杂修正结构);

有时出现 多次 3 波震荡后再突破(平台或三角形修正),如下图。

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市场运动具有对称性与周期性:
牛市:5 波上涨 + 3 波调整
熊市:5 波下跌 + 3 波反弹
这是一种情绪的镜像反映。
1.牛市(多头行情):5 波上涨 + 3 波调整
牛市的主旋律是 “上涨为主、回调为辅”。
通过5个上涨推动浪(1-2-3-4-5)与3个调整浪(A-B-C)构成完整上升周期。
| 规则编号 | 内容说明 | 实战要点 |
| ① | 5 波上涨为推动浪,3 波调整为修正浪 | 推动浪负责上涨,调整浪负责修正与蓄力。 |
| ② | 波浪 2 不得跌破波浪 1 起点 | 若跌破,趋势失效。 |
| ③ | 波浪 3 通常最强、最长 | 3 浪是主升浪,成交量最大、涨幅最猛。 |
| ④ | 波浪 4 不与波浪 1 重叠 | 若重叠,趋势结构被破坏。 |
策略要点:
3 浪顺势持有,不轻易减仓;
5 浪警惕背离,防止“最后的狂欢”。
2.熊市(空头行情):5 波下跌 + 3 波反弹
熊市的走势正好与牛市镜像相反,以 “5 波下跌 + 3 波反弹” 形成下降周期。
主趋势向下,修正浪为反弹。
| 规则编号 | 内容说明 | 实战要点 |
| ① | 5 波下跌为推动浪,3 波反弹为修正浪 | 主趋势下跌,反弹为暂时性调整。 |
| ② | 波浪 2 的反弹幅度 < 波浪 1 的跌幅 | 若反弹超幅,趋势减弱。 |
| ③ | 波浪 3 为主跌浪 | 跌幅最大、恐慌最强。 |
| ④ | 波浪 4 不与波浪 1 重叠;B 浪反弹低于 A 浪起点 | 确保趋势完整性。 |
策略要点:
3 浪主跌期间切勿抄底;
B 浪反弹常是“逃命波”,宜减仓避险。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核心,不在于预测每一波的终点,而在于识别结构节奏与情绪变化。
牛市看 3 浪,抓主升
熊市看 3 浪,避主跌
5 浪谨慎,A 浪防套
理解并运用波浪对称逻辑,能让投资者在行情启动时果断上车,在风险来临前从容下车。
1.基本架构:五升三降
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市场价格的运行呈现“5升3降”的循环结构。
| 类型 | 方向 | 常见形态 |
| 推动波(Motive Waves) | 顺势 | 冲击波(Impulse)、楔形(Diagonal) |
| 调整波(Corrective Waves) | 逆势 | 锯齿形(Zigzag)、平台形(Flat)、三角形(Triangle) |
分形特征: 每一浪都可再细分为更小级别的子浪,趋势在不同时间周期中重复出现。
2.推动浪(1-5浪):趋势的主干力量
推动浪是趋势的主干结构,由 5 个波段组成:
其中包含 3 个上涨浪(1、3、5) 和 2 个调整浪(2、4)。
它们共同构成了市场的主趋势骨架。
| 浪号 | 特征 | 投资者心理 |
| 1浪 | 牛市起步,市场仍悲观,涨幅有限 | 市场观望、怀疑反弹真实性 |
| 2浪 | 回调浪,回撤幅度一般不超过1浪起点 | 市场仍悲观,回调为修正 |
| 3浪 | 主升浪,最长、最强,成交量放大 | 市场信心恢复,主力赚钱阶段 |
| 4浪 | 调整浪,形态复杂,回撤幅度适中 | 投资者观望,趋势暂缓 |
| 5浪 | 高点拉升,但动能减弱,可能量价背离 | 市场乐观达到顶点,“最后的狂欢” |
推动浪三大铁律(必须遵守):
浪2 不能 跌破浪1起点
浪3 不能 是 1、3、5 中最短
浪4 不能 与浪1重叠(现货指数市场中必须遵守)
3.调整浪(A-B-C浪):趋势的回调修正
调整浪是主趋势后的修正阶段,通常包含3个波段。
| 浪号 | 特征 | 投资者心理 |
| A浪 | 下跌或反趋势波段,市场误以为正常回调 | 主力开始出货,谨慎抛售 |
| B浪 | 反弹回调浪,反趋势力量弱 | 市场暂时乐观,恐慌未彻底消退 |
| C浪 | 最猛烈的调整浪,突破A浪低点 | 市场恐慌加剧,趋势确认反转 |
调整浪常见模式
锯齿形(Zigzag):A、C 浪呈现急速单向走势
平坦型(Flat):价格横向震荡、区间整理
三角型(Triangle):高低点逐渐收敛形成整理区
波浪理论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分形结构。
无论是年线、日线,还是1小时线,都可看到相似的波浪节奏。
| 波浪级别 | 特征 | 应用场景 |
| 大浪(Cycle) | 完整的1-5推动浪 | 长线投资、资产配置 |
| 中浪(Primary) | 大浪内部波段 | 波段交易、趋势跟随 |
| 小浪(Minor) | 中浪内部细节 | 短线操作、择时布局 |
这意味着:
市场的每一个趋势,都包含更小的趋势;
每一次回调,也孕育着新的微型趋势。
波浪结构就像是嵌套的市场语言:
大的节奏由小节奏组成,小节奏又反映出市场心理的细微波动。
举例说明:以下为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自1920年代起的长期月线图,可以看到在编号III的主升浪内,出现了清晰的 ①-②-③-④-⑤ 五波冲击结构。这正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应用于长期趋势的经典实例,验证了市场的周期性与群体心理节奏。

这一经典实例完美验证了:
市场运动具有周期性与群体心理规律;
艾略特波浪理论可跨越时间尺度,适用于长期投资与宏观趋势判断。
艾略特波浪理论并非模糊的“形态猜测”,而是基于一套严格的结构规则与行为逻辑。核心规则分为两类:
五大规律(推动浪结构规则)
一条优先原则(交替原则)
①冲击波的“五大规律”
冲击波(Impulse)是波浪理论最核心的顺势结构。
| 规律 | 说明 |
| ① 必须由 5 波组成 | 任何少于 5 波的结构不构成推动浪。 |
| ② 波1、3、5 为推动浪,波2、4 为调整浪 | 典型节奏为“升-回-升-回-升”。 |
| ③ 波2 不得跌破波1的起点 | 若跌破,趋势结构失效。 |
| ④ 波3 不能是三浪中最短的一浪 | 通常为最长、最强的主升(或主跌)浪。 |
| ⑤ 波1 与 波4 不得重叠 | 避免趋势混乱,是识别衝击波的关键。 |
▷其中 ③–⑤ 被称为「艾略特三大铁律」,是判断波形有效性的核心依据。
②一条优先原则:交替原则(Alternation)
相邻两段调整浪(如浪2与浪4)通常呈现「一简一繁」:
简单:单锯齿结构
复杂:平台形、三角形或双锯齿结构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交替原则帮助交易者预判回调复杂度与趋势延续力。
延伸浪是推动浪(第1、3、5浪)中出现的“特别延长形态”。它不是独立波浪,而是推动浪内部嵌套了另一组完整的“5子浪”结构,因此波动更持久、幅度更大,是行情进入主趋势加速阶段的信号。
1.核心特征:三大识别要点
①出现位置固定:
只出现在 1、3、5 浪 中,一个八浪循环内只出现一次延伸浪。
②第3浪最常见:
第3浪延伸最为普遍,因为它代表市场情绪最狂热、资金流入最强的阶段。
③趋势强劲信号:
延伸浪一旦确立,意味着主趋势动力强劲,行情往往比预期更持久。
| 市场环境 | 延伸浪意义 | 操作建议 |
| 牛市中 | 多头主趋势的加速阶段 | 坚定持仓,不提前止盈 |
| 熊市中 | 空头趋势主导阶段 | 顺势持空,不贸然抄底 |
2.实战策略:顺势而为,不轻易逆势
识别延伸浪后应顺势操作:
若为多头延伸浪(尤其是第3浪延伸),应耐心持有。
警惕4浪回调陷阱:
延伸浪后的第4浪调整常较剧烈,但若未跌破关键支撑,仍属健康整理。
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延伸浪是行情加速段,也是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时刻。
1.邪恶的第五波浪
邪恶的第5浪看似是趋势的最后冲刺,实则隐藏强烈反转风险,是许多投资者被套的“陷阱区”。
①三个危险信号
异常延伸:第5浪涨幅甚至超过第3浪,属于非理性上涨阶段
情绪狂热:新手投资者大量入场,“怕踏空”心态蔓延
量价背离:价格创新高但成交量下降,动能减弱
这通常意味着:趋势顶部临近,随后的A-B-C调整浪跌幅将极大。
举例说明:假设某消费股走势如下:
| 浪段 | 走势 | 涨跌幅 |
| 1浪 | 50→60 元 | +10 元 |
| 2浪 | 60→55 元 | 调整 |
| 3浪 | 55→80 元 | +25 元(主升浪) |
| 4浪 | 80→75 元 | 调整 |
| 邪恶第5浪 | 75→95 元 | +20 元(成交量下降) |
随后股价开启A-B-C调整:
→ A浪跌至80元,B浪反弹至85元,C浪跌至65元,回吐全部涨幅。
追高至95元的投资者损失近30%。
②操作策略:不追高,提前减仓
观察量价背离 + 情绪狂热
一旦出现,果断减仓、设定止损位(如跌破第5浪起点或回撤50%)
邪恶的第5浪是利润兑现区,而非新仓机会区。
2.失败的第五浪(Failed Fifth Wave)——趋势提前终结的“预警灯”
当第5浪未能突破第3浪高点,行情便提前终结,趋势反转信号确立。这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极具警示意义的结构。
①两大关键特征
第5浪未破3浪高点:
行情上升至接近前高时无力突破,随后急速下跌,
跌幅超过5浪上涨幅度的一半,即可确认为失败浪。
突发因素引发反转:
外部因素往往触发反转,例如:
政策收紧或利空消息
海外市场暴跌
流动性收缩
地缘政治冲突
举例说明: 以上证指数为例,2024年就曾发生过失败第五浪,具体如下:
| 阶段 | 指数 | 涨跌幅 | 关键提示 |
| 1浪 | 2632→2800 | 168 | 初升 |
| 2浪 | 2800→2700 | -100 | 38%回撤 |
| 3浪 | 2700→3174 | 474 | 主段,放量 |
| 4浪 | 3174→3000 | -174 | 36%回撤 |
| 5浪 | 3000→3150 | 150 | 未过3174,失败 |
| A浪 | 3150→2900 | -250 | 3日跌破3000,反转确认 |
▷确认“失败第五浪”后,上升趋势提前结束。
②操作策略:见信号即止损
若第5浪未突破第3浪高点 → 立即减仓
若同时伴随放量下跌 → 反转信号确认
严格执行止损,防止被动套牢
成功的交易者,不是预测未来的人,而是能在信号出现时迅速行动的人。
艾略特波浪理论揭示了市场的“情绪循环”规律;斐波那契数列则刻画了自然界的“比例秩序”。当两者结合,便形成了判断趋势波幅与回撤深度的强大工具。
它不是神秘的预测术,而是一种概率逻辑:
市场的每一次涨跌,都遵循一定的节奏与比例,而这些比例常常出现在 0.382、0.618、1.618 等黄金区间。
1.艾略特波浪结构与黄金比例的对应关系
艾略特发现,波浪的延伸与回撤常接近黄金比例(0.618、1.618)。因此,分析者常以斐波那契比例来评估波幅。
| 波浪阶段 | 常见计算方式 | 技术含义 | 市场特征 |
| 浪1 | 基准段 | 趋势启动 | 成交量放大,预热阶段 |
| 浪2 | 回撤浪1的 38.2%-78.6% | 健康回调 | “洗盘”期,主力吸筹 |
| 浪3 | 1.618×浪1(或更强) | 主升浪 | 趋势最强,量能最足 |
| 浪4 | 回撤浪3的 23.6%-50% | 整理浪 | 多空暂歇,形态复杂 |
| 浪5 | 与浪1等长或1.618×浪1 | 末升浪 | 量价背离,风险积累 |
| 浪A | 参考浪5跌幅 | 调整启动 | 市场进入修正期 |
| 浪B | 回档浪A的 38.2%-78.6% | 假反弹 | 诱多 |
| 浪C | 1.382或1.618×浪A | 加速下跌 | 调整浪终点 |
2.黄金比例的市场逻辑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1. 1. 2. 3. 5. 8. 13...相邻数字的比值趋近 0.618 或 1.618.
这个比例不仅存在于贝壳螺旋、向日葵花盘,也深藏于市场的涨跌节奏中。
常用比例参考:
回撤比例:23.6%、38.2%、50%、61.8%、78.6%
延伸比例:1.272、1.618、2.618
3.斐波那契比例参考区间
斐波那契的经典比例:23.6%、38.2%、50%、61.8%、78.6%、1.618 等,本质上反映了市场多空力量的平衡点。
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中,不同浪型的回撤或延伸幅度,往往会落在这些比例区间附近。
①波浪2回撤:38.2% - 78.6%
修正不破坏趋势
回撤 38.2%-50% → 强势修正,多头主导,回调后容易快速进入主升浪。
回撤 61.8%-78.6% → 弱势修正,但若不跌破浪1起点,仍具备向上潜力。
②波浪3延伸:1.618倍浪1
主浪的“强度信号”
波浪3通常是主趋势中最强的推动浪。若出现延伸,其长度多为浪1的1.618倍,强势行情可达2.618倍甚至4.236倍。
1.618倍 → 正常强势
超过2.618倍 → 超强趋势,警惕后续浪5缩短或失败
③波浪4修正:23.6% - 50%
整理不重叠浪1
回撤23.6%-38.2% → 轻微调整,市场趋势认可度高;
回撤50% → 中度调整,但只要不触碰浪1高点仍属合理。
④波浪5延伸:1.618倍浪1或浪3
末浪的“警示信号”
若浪5延伸,其涨幅多为浪1或浪3的1.618倍。
但注意:浪5延伸常伴随量价背离,往往是趋势反转前兆。
2.关键提醒:比例是参考,结构才是核心
斐波那契比例是“大概率区间”,不是“数学定律”。
操作时,先看浪型是否符合波浪铁律,再用比例辅助确认。
例如浪2回撤78.6%但不跌破浪1起点仍属合理;若浪2仅回20%却破位,则数浪失效。
3.实战技巧:用斐波那契辅助,而非束缚
新手在实盘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时,可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①先看结构,再看比例
浪的规则优先于比例。
结构若破坏(如浪2跌破浪1起点),即使比例完美也无意义。
②多比例区间参考,不迷信单一数值
38.2%、50%、61.8% 都可能形成转折,
可结合指标如 MACD、RSI 寻找背离信号确认。
③根据趋势强弱灵活调整比例
强势趋势 → 回撤浅(浪2约38%、浪4约23%)
弱势趋势 → 回撤深(浪2约78%、浪4约50%)
灵活判断,方能精准捕捉节奏。
1.关键操作原则:找准进场点,严控止损
核心理念:
“在趋势启动阶段进场,在结构破坏时离场。”
①最佳进场点:第 2 浪结束,第 3 浪即将突破
第3浪是推动浪中最强、最长、最赚钱的阶段。
因此在第2浪调整结束、第3浪蓄势突破时进场,是盈亏比最高的操作时机。
判断标准:
第 2 浪回调 未跌破第 1 浪起点;
回撤幅度落在 斐波那契 38.2%~78.6% 区间;
出现 企稳信号(缩量止跌、小阳线);
即将突破第 1 浪高点(形成蓄势形态)。
提示:第3浪的爆发往往伴随“量能放大 + 均线多头排列”,是趋势确认的关键信号。
②次佳进场点:第 4 浪结束,第 5 浪突破前高
若错过第 3 浪,“第 4 浪结束、第 5 浪突破前高” 也是次优机会。
但第5浪风险较高,可能出现“失败浪”或“量价背离”,需控制仓位。
判断标准:
第 4 浪 不与第 1 浪重叠;
回撤幅度在 23.6%~50% 区间;
突破第 3 浪高点时 成交量温和放大;
MACD、RSI 未出现背离。
注意:第5浪常伴随“背离信号”出现,是“止盈而非重仓”的区域。
③止损设定:结构破坏即离场
艾略特波浪理论虽主观,但止损要客观、严格执行。当“波浪铁律”被破坏时,立即止损。
常见止损规则:
第 3 浪进场后,跌破第 2 浪低点 → 结构失效;
第 5 浪进场后,未创新高反跌破第 4 浪低点 → 失败浪;
止损设定:进场点下方 3%~5%。
波浪理论单独使用易陷入“数浪陷阱”,搭配其他指标可显著提高成功率。
1.均线 MA —— 判断趋势方向与支撑压力
20 日 / 60 日均线 是判断趋势的“方向仪”:
趋势确认:
若价格在 MA20、MA60 上方,且多头排列(MA20>MA60),
则推动浪判断更可靠。
支撑压力判断:
第 2 浪或第 4 浪若回调至 MA60 附近并企稳,为理想进场点。
2.MACD / RSI —— 辅助确认浪形与背离信号
MACD 与 RSI 是“动能镜子”,用于识别趋势强弱。
| 阶段 | 指标表现 | 含义 |
| 第 3 浪 | MACD 红柱放大、RSI>50 | 动能强,趋势确认 |
| 第 5 浪 | 价格创新高但 MACD 缩小、RSI 未新高 | 顶背离,趋势衰竭警示 |
3.恐惧与贪婪指数 —— 验证情绪周期是否匹配浪型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本质是群体心理循环。
| 浪型阶段 | 市场情绪区间 | 解读 |
| 第 1-2 浪 | 20-40(恐惧) | 市场谨慎,底部信号 |
| 第 5 浪 | 80-100(贪婪) | 市场狂热,顶部风险 |
| B 浪反弹 | 40-60(中性) | 反弹修正期 |
1.三大误区
①误区 1:追求完美浪型
市场波动不必严格符合 1-2-3-4-5-A-B-C,只要符合“铁律”即可。
②误区 2:重仓单一浪型
第 3 浪可重仓(50%-70%),第 5 浪和 B 浪仅轻仓(<30%)。
③误区 3:忽视基本面
若出现业绩暴雷、政策利空等突发因素,即使浪型完美也应离场。
2.核心法则回顾:
最佳进场:第 2 浪结束、第 3 浪启动
次佳进场:第 4 浪结束、第 5 浪突破
止损原则:结构破坏立即离场
在实际运用中,外汇与差价合约(CFD)交易投资者可以通过MetaTrader 平台(MT4 / MT5)内建艾略特波浪工具,快速地在图表中标识出主要波段节奏。
1.在 MT4(MetaTrader 4)中设置艾略特波浪理论指标
①设置步骤:
从 MT4 顶部菜单栏选择「插入(Insert)」
点击「技术指标(Indicators)→ 自定义(Custom)→ ZigZag」
确认后,指标会自动显示在图表上
②小技巧:
ZigZag 会过滤掉小幅度波动,只保留主要趋势波段。
这有助于观察1-2-3-4-5 推动浪与A-B-C调整浪的结构。
2.在 MT5(MetaTrader 5)中设置艾略特波浪理论指标
MT5 的操作方式与 MT4 几乎相同,只是菜单层级略有不同。
①设置步骤:
从 MT5 顶部菜单栏选择「插入(Insert)」
点击「指标(Indicators)→ 自定义(Custom)→ ZigZag」
确认后,指标即可出现在图表上
②专业用法:
结合趋势线(Trendline) 与斐波那契回撤(Fibonacci Retracement)工具,
可进一步确认波段的比例与潜在转折位。
3.推荐工具与教学
🔹 注册真实账户:立即开立 EBC MT4 账户➜
🔹 MT4 使用教学:新手快速上手指南 ➜
🔹 进阶分析技巧:结合斐波那契与波浪理论 ➜
市场永远在波动,浪与浪之间,蕴藏着情绪与机会。
学会艾略特波浪理论,不是为了“预言市场”,而是为了在群体情绪的浪潮中,
——找到属于你的节奏。
“The wave principle is not a crystal ball,but a road map of human behavior.”——R.N. Elliott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