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士谈判取得进展,但贸易战未结束。人民币升值助力亚洲货币稳定,美元地位下降加速,全球资本流向多元市场,经济格局或将改变。
中美在瑞士的谈判取得的进展远超预期,可现在就说贸易战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即使是迄今为止造成的贸易冲击,也会产生影响。美元地位下降的趋势,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将试图向其他国家表明,现在自己是更可靠的经济伙伴。华盛顿可能会发现,它需要修复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应对美元地位下降带来的压力。
中国的出口商正在加快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扭转了保留美元收入的趋势。人民币升至6个月高点,并突破了7.2的关键门槛。
虽然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套期保值通常比以美元为基础更昂贵,但是相关人民币贷款的低利率意味着总成本对借款人有吸引力。
人民币作为受管控货币的相对稳定性可以减少整个亚洲的波动。彭博亚洲货币指数周一创下近一周来最大涨幅。
随着交易商试图从美元溢价地位的下降获利,低估的亚洲货币脱颖而出。比如巴克莱银行分析师们认为,新加坡元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M&G投资管理公司新兴市场债务主管Claudia Calich表示,从基本面来看,那些货币长期内都很便宜,尽管估值开始修正,目前仍然相对便宜。
经济担忧挥之不去
美国银行周二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由于特朗普混乱的贸易政策削减了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偏好,5月份全球资产经理持有对的美元低配程度达到19年之最,这也是美元地位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美国经济将硬着陆,这一比例低于4月份调查中的近50%,而61%的受访者认为软着陆是目前的基本情景。
这项调查主要是在日内瓦谈判之前进行的。截至5月8日,GDPNow模型估计第二季度实际 GDP增长率为2.3%,可以让白宫松一口气。
高盛刚刚将其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测从45%下调至35%,是第一家这样做的大型券商。该行还预计,美联储今年只会在12月降息一次。
4月消费者物价达到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略低于预期。尽管价格涨幅远低于3年前的高位,比起3月份还是略高。
经济学家们认为,即使对中国征收145%对等关税的政策有所放松,通胀数据也可能在夏季月份再次回升,具体回升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银行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补充说,新的通胀数据“并不会对美联储产生真正的影响”,因为“关税的影响预计要到5月或6月才会在通胀数据中显现出来”。
对美信心减弱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以及他对美联储的一再批评,都让人们感到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正面临几十年来最大威胁,美元地位下降的态势愈发明显。
银行和经纪商发现,对绕过美元的货币衍生品需求正在上升,贸易紧张局势为多年来远离美元的转变增添了紧迫感。
即使是在两种非美货币之间转移资金,绝大多数外汇交易也使用美元,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可以跳过此中间环节的策略。
黄金越来越受欢迎也是去美元化的证明。受美国利率下降和债务膨胀的影响,自2024年初以来,黄金的价值已经飙升50%以上。
惠灵顿管理公司的利率策略官John Butler说:“这(情况)应该会导致资本净流出美国,流入其他市场,对美元、股票和债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不过押注美国市场的长期上行彻底终结必然存在风险。分析师指出,考虑到近300亿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抛售趋势可能受限。
德意志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美元非凡的持久力,要想取代它,似乎需要国际环境发生真正划时代的变化,这也是当前美元地位下降背景下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5月15日,受伊朗核协议预期及美原油库存上升影响,油价早盘下跌近1美元。OPEC虽下调供应预期但仍增产,市场聚焦伊朗核协议对油价影响及技术面走势。
2025年05月15日5月14日,标普500与纳指连涨,美股年内转升趋势显现。英伟达利好消息助力股指上扬,高盛上调标普目标至6500点。尽管面临关税压力,市场仍展现强劲势头。
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