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引發美股外流,美元下跌加大資產差距。新興市場或跑贏大盤,吸引資金流入。中國應對關稅威脅強勁,亞洲加速步伐,吸引外資。
由於川普反覆無常的決策引發了資產大規模外流,美股今年的表現低於世界其他地區,幅度為三十多年來最大。
這凸顯了人們的預期,即他將透過損害成長和推高通膨,對經濟造成更嚴重的損失。美元匯率的下跌進一步拉大了資產表現差距。
即便如此,美股仍可能被高估。高盛估計,美國關稅稅率每上升5個百分點,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每股盈餘大約會下降1%至2%。
今年迄今為止,分析師下調獲利評級的次數已達到衰退時水平,不過實際下調幅度似乎相對較小。
保持謹慎的理由還有很多。 DeepSeek公佈的人工智慧模式的訓練成本和運算能力只有美國競爭對手的一小部分,使得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遭受質疑。
佔標準普爾500指數三分之一市值的「七姊妹」未來可能會遭受更多拋售,這些股票的遠期本益比仍高於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
多年來,美國憑藉其雄厚的流動性、穩定性及其避險屬性吸引了大量資金。考慮到政治上的不確定性,現在把資金放在那裡不再那麼可靠。
資金回流
隨著美元因美國經濟放緩擔憂搖搖欲墜,投資者表示,發展中國家資產的前景取決於川普貿易爭端會對經濟造成多大的損失。
自2022年以來,投資者從發展中國家資產撤出了2,110億美元,其中包括今年撤出的約300億美元。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Jeff Shultz說,新興市場有可能繼續跑贏大盤,吸引更多資金,但一切都取決於未來幾個月會發生什麼事。
在一些人看來,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大幅放緩,美元持續走弱,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就可以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成長。此外,中國對穩定性的重視也提供了一些支持。
中國高級官員週一概述了支持就業和幫助出口商的計劃,同時暗示了採取更多刺激措施的可能性。此前,政治局會議呼籲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企業。
彭博社彙編的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週四,滬深兩市139家公司承諾回購的股票金額達441億元,為2024年2月以來最多。
傑富瑞認為,自川普就任第一任總統以來,中國對大型發展中經濟體的出口已經翻了一番多,這也是中國受到美國關稅議程威脅較小的原因。
亞洲領先
在與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中,以出口為導向、面臨美國對等關稅的亞洲經濟體領先西方經濟體。
東京現任最高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表示,雙方尚未就談判的全面範圍達成一致,他預計未來幾天將第二次前往華盛頓進行關稅談判。
隨著中美陷入僵局,亞洲其他主要經濟體也正在加快步伐,美國在北美和歐洲的貿易夥伴仍在努力了解基本情況。
貝森特上週表示,美國和韓國最快可能在本週就貿易問題達成諒解協議。韓國官員表示,他們認為7月初是達成任何具體協議的最初期限。
亞洲各國政府正尋求購買更多的美國能源,降低對美貿易順差,希望以此減輕關稅負擔。印度早在2月就同意了增加此類進口。
日本債券和股票將吸引的月度外資流入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水準。海外投資者購買的日股創下兩年新高,進一步顯示全球基金正在尋求美國資產的替代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亞太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將放緩至3.9%,這一成長高於其他新興市場的預測。總而言之,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帶來的利空不足以終結「亞洲世紀」。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3月私部門新增15.5萬個就業崗位,年薪年增4.6%,消除了對勞動市場和經濟放緩的擔憂。增幅超2月修正值8.4萬,服務業貢獻主要職位。
2025年04月30日2月通膨未見放緩,核心PCE年增2.8%。商品價格上升0.2%,娛樂用品和汽車價格領漲。關稅可能縮小商品與服務成本差距,全球貿易戰風險加劇。
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