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Português Монгол العربية हिन्दी Русский ئۇيغۇر تىلى

桥水基金减持英伟达!桥水第三季度持仓公布

撰稿人:大仁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桥水基金减持英伟达!三季度减持比例高达65.3%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最新提交的13F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的持仓骤降至251万股,较二季度末的723万股大幅削减472万股,减持比例高达65.3%。

桥水基金第三季度Top5减持

这一“快进快出”的操作手法极具信号意义。要知道,就在今年二季度,当英伟达股价因AI浪潮而初露峥嵘时,桥水曾以154.37%的惊人增幅大举建仓。短短一个季度后,态度便从极度乐观转向高度谨慎,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深究。


桥水并非孤例。仔细梳理13F文件可以发现,一股针对英伟达的“减持潮”正在大型机构投资者中悄然蔓延。


  •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的减持幅度更为惊人,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1亿股降至三季度末的约1亿股(经计算,原持股约为2.16亿股),环比降低53.67%。

  • 花旗集团(Citigroup) 持有英伟达股份从5711万股(经计算,原持股约为6224万股)降低8.25%。

  • 纽约州共同退休基金也选择了减持,持股比例降低了5.38%。


这些声名显赫的金融机构同步采取减持行动,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尽管AI叙事依然宏大,但资本市场对于英伟达能否持续当前超高增长轨迹的担忧正在加剧。


支撑它们减持决策的,是英伟达今年以来已经取得的巨大涨幅。截至目前,英伟达年内涨幅已接近40%,其市值在上月底曾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之一。


巨大的涨幅本身就蕴含了回调风险,而近期其股价开始出现的大幅波动,正是市场分歧加剧、投资者心态趋于敏感的直接体现。

桥水基金第三季度Top5加码

桥水基金减持英伟达,AI热潮降温信号?

机构们究竟在担心什么?除了“股价涨幅过高”这一表层原因外,更深层次的忧虑来自于对整个AI行业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及潜在泡沫的审视。


路博迈基金(Neuberger Berman)近期发布的一则观点,或许道出了部分机构的心声。它直指AI行业最令人担忧的现象之一——“循环融资”(Circular Financing) 的出现。


路博迈以OpenAI与英伟达、AMD、甲骨文等公司的合作为例进行了剖析。在一项标志性协议中,英伟达同意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这笔投资将分阶段执行,并与OpenAI建设数据中心的进度挂钩。


这听起来是一场强强联合的共赢合作,但其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个封闭的资金循环:

  • 英伟达向OpenAI提供巨额资金;

  • OpenAI利用这笔资金向英伟达购买天价的AI芯片(GPU)来建设数据中心;

  • 这笔采购款最终又回流到英伟达的财报中,推高了其销售额和利润;

  • 亮眼的财报进一步推高英伟达的市值,使其有能力进行更多此类投资。


这个模式在账面上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增长闭环,双方的业绩和估值都被推高。然而,其本质并非由终端市场的真实需求所驱动,而是一个在巨头之间形成的、风险高度集中的内部循环。


一旦外部融资环境变化,或最终端的AI应用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这一庞大体系,这个循环就可能难以为继,从而引发剧烈的市场调整。


桥水基金领衔的这波减持潮,是金融市场发出的一个清晰信号。它并不意味着AI技术的长期前景被否定,但确实表明理性的投资者已经开始为这场科技盛宴可能出现的“中场休息”或“风格切换”做准备。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