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调整在每年2、5、8和11月进行,5月和11月是最关键的半年度审议。生效日前,个股被纳入或剔除会造成强制买入或卖出压力,影响股价波动。
MSCI每年都会定期审查,调整的时间和规则是固定的,投资者可以提前预期。5月底和11月底的指数生效日是市场资金流动最为剧烈、关注度最高的时刻。
▶季度审议(小幅调整)
时间:每年2月、5月、8月、11月。结果公布日通常在当月中旬(如5月15日前后、11月15日前后),生效日则在当月末或次月初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如5月31日、11月30日)。
范围:主要涉及个股层面的微小变化,如因市值、流动性变化导致的少量调入/调出,或个别国家分类的微调。
▶半年度审议(重大调整 - 核心窗口)
时间:5月和11月的审议最为重要。公布与生效时间同上(5月中公布,5月底生效;11月中公布,11月底生效)。
范围:(全面审视)
①主要市场指数(如MSCI全球标准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成分股大规模调整(调入/调出)。
②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分类审议结果,通常在此周期公布(生效可能在稍后时间)。
③对已纳入市场的纳入因子调整,通常在此宣布并明确生效时间表。
▶其他审议
年度市场分类审议:通常在6月公布提案,最终决定与半年度审议(11月)结果一同或在次年2月/3月公布。
特别审议:针对特殊事件(如重大公司行动、市场极端变化)可能临时进行。
投资人都明白一点,我们台股主要是以外资为主,而MSCI季度调整一向是外资的重要参考标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从市场惯性中去发现,在调整当天,生效日爆量行情中看交易机会。
调整类型 | 资金流向 | 台股影响时段 | 典型个股反应 | 应对策略 |
新纳入成分股 | 被动资金强制买入 | 生效日前5天至收盘 | 尾盘爆量拉升5-15% | 提前1周布局,生效日当天高位减仓 |
权重上调 > 0.5% | 外资主动增仓 | 生效日后持续1-3个月 | 缓涨10-30% | 中线持有,关注外资连续买超 |
权重下调 > 0.3% | 被动资金强制卖出 | 生效日前3天至收盘 | 尾盘抛压下跌3-8% | 提前减仓,尾盘低接被错杀个股 |
剔除成分股 | 外资系统性撤资 | 生效日后1-6个月 | 流动性萎缩,折价20%+ | 立即调仓换股,避免长期持有 |
被新纳入指数或权重获得上调的个股,将迎来被动资金的强制性买入。这部分买入需求通常在调整生效日(通常是月底的某个收盘日)临近时集中涌现,推动股价上涨。
被剔除出指数或权重遭下调的个股,将面临被动资金的强制性卖出压力。这部分抛压同样在生效日附近集中释放,可能导致股价承压。
就拿2023年11月MSCI季度调整来看,材料-KY(4763)作为新纳入指数生效日尾盘爆量12万张,股价单日拉升14%。相比之下,联发科(2454)权重下调,生效日前3日就遭外资抛售78亿元,股价跌了5.2%。
调整方向 | 生效日平均涨跌 | 10日后涨跌 | 60日后涨跌 | 高概率机会 |
权重上调股 | 3.20% | 5.80% | 12.10% | 中小型股超额收益达18% |
权重下调股 | -4.10% | -2.30% | 1.70% | 60%个股1个月内反弹至原价 |
新纳入股 | 7.50% | 9.40% | 15.30% | 电子股持续性最优(胜率83%) |
剔除股 | -8.90% | -12.60% | -22.40% | 金融股流动性恶化最严重 |
据数据洞察,被错杀的下调股有60%在1个月会反弹,投资者可以优先选择:外资持股比例<30%;近3月营收同比增长>15%;股息率>4%的个股投资。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外资期货未平仓指外资在期货市场上持有的尚未平仓的合约,反映了外资对市场的预期。增持期货合约通常意味着看涨股市,减少则可能表示看空或不确定。
2025年07月23日连续10年殖利率8以上股票常被视为股息常青树,通常公司现金流强劲且负债结构低。这类股票主要集中在营建、电子零组件和钢铁等传统高股息领域。
2025年07月23日高盛投资级公司债基金凭借其稳健的管理和灵活的投资策略,提供了稳定的配息和多样化的投资选择,适合追求稳定现金流并能承受一定风险的投资者。
2025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