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此消彼长 英镑套上“紧箍咒”-EBC热点分析

2024年09月03日
摘要:

英国政府确认不会重返Erasmus计划,虽与欧盟关系重塑中。贸易增长良好,但面临财政紧缩和央行政策收紧压力。德国制造业萎缩和法国经济问题影响欧元区复苏。

英国政府上周表示,没有计划重返Erasmus计划。在新首相致力于和欧盟重置关系之际,这多少有点另外意外。


斯塔默和他的德国同僚舒尔茨上周四在柏林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联合声明,此前双方启动了关于双边合作协议谈判。


现在还无法确认欧盟方面会考虑工党政府在脱欧贸易协议上寻求的修改,2026年会对协议进行审核。拒绝Erasmus表明,英国仍然把边境控制视为重中之重。


重返欧盟可能确实没有必要。一份智库报告显示,英国和欧盟之间贸易去年看起来意外强劲,也是英国正式脱欧后没有受疫情影响的第一年。

英国与欧盟伙伴的贸易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双方的货物贸易实现了2.2%的同比健康增长。所有欧盟国家和英国的贸易都在2022年跃升,并在2023年企稳。


上述研究解释道,英国脱欧后敲定的贸易与合作协议一开始让欧盟贸易伙伴感到惶恐,然而企业很快就适应了新格局并继续业务。


虽然英国和欧盟之间的企业贸易得以维持,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常态,而无疑扩大这种贸易的规模。


双紧缩

斯塔默此前警告,新政府几个月后发布的首份预算可能会带来阵痛,希望民众能为了长期利益接受短期损失。


由于英国经济改善未能改善公共财政的糟糕状况,里弗斯计划提高税收,降低支出并对于福利更加严格。


第二季度政府支出为2973亿英镑,比起去年同期多了46亿,部分原因是通胀对于福利和部门支出的影响。


更加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出台伴随的是英国央行不愿意激进降息。前两个季度GDP增长分别为0.7%和0.6%,一季度创下逾2年最佳表现。

英国通胀率在2024年7月为2.2%

5月和6月通胀下降至央行目标2%,到7月又加速至2.2%。更糟糕的是,薪资通胀相当于英国央行认为和二季度2%通胀相符水平的几乎2倍。


路透调查中大部分经济学家们认为,英国会在11月再降息一次。除了利率决议,下个央行决议还可能为量化紧缩铺路。


英国央行已经在削减2009年到2021年之间通过量化宽松积累的货币数量。行长贝利希望进一步推动量化紧缩,部分旨在改善政府的财政前景。


逆境

周一的调查显示,德国制造业活动萎缩程度在8月持续恶化,而制造业占到欧洲最大经济体近20%。


此外,8月新订单的加速下降是活动低迷的主要因素,该分分项指标创下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法国则陷入无法成功组建新政府的政治泥潭中。在2017到2018年期间,德国足足花了6个月才让政见相左的党派形成执政联盟。


评级机构穆迪警告,悬浮议会可能会破坏法国减少债务负担的努力。2023年其公共部门预算赤字达到GDP的5.5%,高于政府目标5%。


无论是右派的国民阵线还是左派联盟都提出了会大幅刺激支出的财政计划,因此马克龙实现债务可持续性的压力在加剧。


不仅如此,法国对华征收电动车关税的支持让其成为中国白兰地倾销的调查对象。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冲突可能阻碍区域内已经非常微弱的复苏。

2023年受中国贸易调查影响的欧盟货物进口

今年欧元兑英镑已经下跌大约2.9%,考虑到海峡两岸的政治形势分化,下行趋势持续的可能性较大。


【EBC平台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OPEC+执意增产 油价反应强烈

OPEC+执意增产 油价反应强烈

5月5日,受OPEC+增产及需求疲软影响,油价每桶下跌逾2美元,创4月新低。亚洲进口下降、贸易战及地缘局势加剧市场忧虑,巴克莱与高盛下调油价预期。

2025年05月05日
再见美国 全球资金拥抱新兴市场

再见美国 全球资金拥抱新兴市场

特朗普政策引发美股外流,美元下跌加大资产差距。新兴市场或跑赢大盘,吸引资金流入。中国应对关税威胁强劲,亚洲加速步伐,吸引外资。

2025年04月30日
美国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核心PCE指数同比增2.8%

美国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核心PCE指数同比增2.8%

2月通胀未见放缓,核心PCE同比增2.8%。商品价格上升0.2%,娱乐用品和汽车价格领涨。关税可能缩小商品与服务成本差距,全球贸易战风险加剧。

2025年04月30日